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媒体聚焦·视频 > 正文

【聚焦两会】【BTV—特别关注】小曹跑两会 会上建议有回应 代表委员再建言

作者:特别关注 来自:北京卫视 时间:2015-03-12 文章点击率:

【聚焦两会】【BTV—特别关注】小曹跑两会 会上建议有回应 代表委员再建言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刘忠军

【聚焦两会】【BTV—特别关注】小曹跑两会 会上建议有回应 代表委员再建言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高炜

视频链接:

医改是最贴近民生的,那么其实每年的两会上医改都可以说是常规的热点,而本届两会上继续有多位代表委员就医改的话题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北京团代表刘忠军来自医疗卫生领域,他一直致力于通过科技与医疗的结合来降低患者的负担。去年,刘代表在两会上首次提出将3D打印技术应用作医疗卫生领域的建议,希望病患在得到更好治疗的同时,降低制造手术材料的费用,在去年的小曹跑两会上,我们报道了刘忠军代表的相关建议。今年3月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北京代表团向媒体开放审议活动上,刘忠军代表拿着一个3D打印模型来到会场,高兴的告诉大家,去年7月,他的团队成功为一个患有脊椎肿瘤的儿童实现了世界第一例个体定制化人工脊椎置换手术。

全国人大代表 刘忠军:“从这个模型上我们看到,当初我们为他植入的这一枚定制化的人工枢椎,已经和上下的骨质,已经融合的很好了,那么通过这个病例呢,也使我们对我们自己的科技创新以及科技创新产品,充满了信心。”

不懈的坚持,又有了进展,就在前几天,他收到了来自国家药监局相关负责人关于这项技术推广应用的回复,我们也对刘代表进行了再一次的采访。

全国人大代表 刘忠军:“给我们回复短信,他们一定会积极的想办法,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这项科学研究,以及我们这个成果的转化,希望能够尽快实现,我们这个科技成果的创新,能够落地生根,能够真正用到病人的身上。”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还有其他来自医疗卫生领域的代表委员继续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建言献策。

“这么多年可以说代表、委员一直在关注着如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那么今年您的落脚点和初衷又是什么?”

全国政协委员 高炜:“我今年有一个提案呢,就是要解决大医院,长期滞留的病患问题,让老百姓有更好的就医的环境,就医的条件。”

在北医三院工作的全国政协委员高炜告诉记者,病患长期滞留医院是个老大难问题,在调研中发现,在北京11家大医院滞留超过一个月的病患有将近50人。以北医三院急诊室为例,目前滞留在急诊超过1个月的病人有18位,而这家医院的急诊一共只有40个床位,这严重挤占了有限的医疗资源,影响了更多需要就医的病患接受治疗。

全国政协委员 高炜:“大部分是什么问题呢,一个是他们不相信,基层医疗的水平,觉得在大医院设备条件,医生、护士的水平,管理,各方面都更好,再一个呢,有些人是觉得,出院了以后,家里解决不了,他没法照顾,没有人照顾。”

高炜委员表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发挥医保的杠杆作用,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水平和制度保障三个方面着手。

全国政协委员 高炜:“你如果具备了出院的条件,你还是拒不出院的话,应该是医保拒付,或者说自费的比例要上去,也许会有一个导向的作用。”

健康是群众的基本需求,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杨金生在小组讨论时表示,坚定不移的推进医改,用中国式方法解决世界性的难题,不仅要加强顶层设计,还要在具体实施中方法得当。

全国政协委员 杨金生:“中国式医改的总方针是,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保基本就是人人公平,有一个基本医疗保险,那么强基层,让慢病这些基本医疗保障,在基层去完善,所以你看,公立医院改革是县级为中心的公立医院改革,那么建机制就是我们服务体系,医疗的服务体系,医保的报销体系,药品的供给体系,三个体系同步发展。”

本台记者 曹一楠:“如何进一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毫无悬念的又成为了今年全国两会上大家关注的焦点,而在采访当中,我们看到了代表委员的坚持推动,我们看到了代表委员的细致工作,我们听到了代表委员的智慧建言,我们相信这一切都将有助于打造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