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媒体聚焦·新闻 > 正文

绩效监测引航 公立医院共探高质量发展路径

作者: 来自:中国卫生杂志 时间:2025-11-25 文章点击率:

——【中国卫生杂志】11 月 17 日,党委书记金昌晓分享医院在高质量发展方法的实践经验。

近日,由健康报社主办的“绩效监测引航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作为院长交流会”在京举办。多家医疗机构管理者齐聚一堂,就推动绩效监测与医院发展深度融合进行观点分享。

以创新驱动 探管理路径

作为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标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在医院管理与发展方面的实践经验备受关注。会上,北医三院党委书记金昌晓分享了该院在这一领域的深入思考及具体举措。

“在发展策略方面,北医三院提出强优、补齐、创新等方针。”金昌晓说,“强优”即让优势学科变得更强,包括巩固骨科运动医学、生殖、妇产科等学科;“补齐”即让一般学科变得更好,例如改善骨科存在的脊柱技术强但手外、骨肿瘤技术不足等情况;“创新”即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推进儿科发展,探索创面诊疗科等新领域。在基础层面,医院则更注重“融智”,即将医、教、研、管理、服务与智慧医院建设相结合。

在质量控制方面,北医三院依托4个国家级和8个市级质控中心,不断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单病种质量控制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能力。

在管理措施方面,北医三院着力解决管理瓶颈。通过成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提升手术室运行效率,整合检查预约平台,推行“五天工作制、医疗空间七天开放”等措施,医院将术前平均住院日从2000年的6.8天降至目前的1.3天,减少了患者等待时间和医保支出成本。

在运营管理方面,北医三院有效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做到预算更全、执行更精;推动业财融合,对635个DRG病组的成本进行测算。

在教育教学方面,北医三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带教老师准入制度;完成“四轨合一”工作,将本科生、研究生、进修人员、继续医学教育人员管理统一整合到教育处,推动医务人员参与年轻医生培养。

在科研方面,北医三院成立医学创新研究院,牵头成立北京学院路临床创新联盟。联盟目前包含20所大学,已推进科研项目150个。

通过多年的绩效监测工作,北医三院的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等指标稳步提升,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达到7级,智慧服务评级达到4级,CMI(病例组合指数)值从2022年的1.3升至2023年的1.39,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组数在北京市的综合性医院中位居前列,电子病历自动提取数据率超过95%。

下一步,面对分院区多、规模小等挑战,北医三院将坚持“立足北京、突出特色、面向全国、兼具国际视野”的宗旨,聚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赋能等多个方面,制定“十五五”发展规划。金昌晓强调,北医三院坚持与国家医改、整体战略保持一致,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和学科特点制定具体发展策略,通过缩小信息差、认知差及执行差,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以创新为导向的绩效监测在学科进步中的作用尤为关键。该院移植与感染首席专家冯四洲从临床角度分享了以患者生存质量为核心推动血液学科发展的实践。

“近年来,恶性血液病发生率持续上升,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对全球健康构成重大挑战。”冯四洲说,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以创新为驱动,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抗体药物研发、基因与靶向治疗及感染防控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显著提升了恶性血液病的治愈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以体系为引 促高质量发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吴英锋表示,公立医院绩效监测体系自实施以来,在提升医疗质量、优化运营效率方面均有明显的导向作用。“考核监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四大模块及内部指标一脉相承,方向明确,让医院能聚焦重点谋求发展。”

潞河医院的实践成效主要体现在运营管理方面。“多年来,医院在开源节流、结构调整上做了不少工作,为医院考核增分不少。”吴英锋说,但同时四级手术占比、微创手术占比等指标仍需久久为功。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副主任刘聚伟介绍,自2019年地方医院启动“国考”后,军队医院也逐步建立起绩效监测体系。

在指标设置上,军队医院绩效监测既纳入国家27个重点监测指标,又结合部队特点,形成包含4个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及56个三级指标的全面评估体系。刘聚伟坦言,由于绩效监测的结果与绩效分配及设备配备等问题直接挂钩,部队医院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于宝华表示,国家层面推行的公立医院绩效监测,已成为引领医院发展方向、衡量医院发展成效的“指挥棒”,其中很多监测指标倒逼医院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目前,该院在药占比、耗占比管理上成效显著,2024年药占比为17.5%,耗占比为14.1%,均控制在较低水平。

在提高临床专科服务能力方面,于宝华分享了医院“分”与“合”的做法。“分”即划分亚专业组,在科室内划清“跑道”,让各专业组从一个病种入手精耕细作。通过由量到质的积累,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在矮小症诊疗方面目前达到了全国领先水平,作为中国生长发育行为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单位,牵头制定了山东省《矮小症筛查和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合”则是积极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年)》,打破学科壁垒,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为链条建立专病中心,让优质医疗资源围绕患者运转,使患者获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通过“分”与“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临床治愈率、肿瘤五年生存率得到有效提升,实现了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的转变,推动了医院高水平发展。

链接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OTgxODAzOA==&mid=2650650929&idx=1&sn=b54491cb9268f50ffa6081e95edf7746&poc_token=HEdgJWmjBuocApXgsJOCjCSmCbt1NRYm0mC89zs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