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10 月21 日第2 版,泌尿外科联合心脏外科等多学科团队,通过双微创联合术式,成功救治一位肾癌合并癌栓患者。
近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联合心脏外科、麻醉科、危重医学科、心血管内科等多学科团队,通过首创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取栓﹢经胸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取栓”双微创联合术式,成功救治一位肾癌合并癌栓的65岁患者。
患者左肾长有一个巨大肿瘤,肿瘤伴发的癌栓沿下腔静脉向心脏“爬行”,进入胸腔下腔静脉,逼近心脏入口。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张树栋发现,这条盘踞在血管内的“毒蛇”有两排致命的“獠牙”:胸腔段的癌栓漂浮易碎;腹腔段的癌栓却又十分坚固,且和血管粘连。
更让人担忧的是,患者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常年咳嗽。此次就诊前,患者曾因咳嗽导致癌栓部分脱落,出现了昏倒的症状。这枚藏在血管中的“炸弹”,靠近心脏的一端质地脆弱,一旦发生脱落,碎片冲入心肺,将引发致命的肺栓塞。
泌尿外科组织全科疑难病例讨论,决定首先采用“靶向联合免疫”新辅助治疗方案,控制肿瘤和癌栓进一步生长,降低癌栓脱落风险;再进行手术,切除肿瘤及癌栓。经治疗,原发灶及癌栓显著缩小,癌栓长度从20厘米缩至15厘米,并回退至膈肌上方。
但令治疗团队意想不到的是,用药期间,患者突发肺栓塞,手术刻不容缓。医院迅速启动肾癌癌栓多学科诊疗会诊,组织心脏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科、危重医学科等科室的专家开展讨论。
由于患者胸腔段的癌栓极度脆弱,已经发生部分脱落,手术过程中稍有不慎,可能造成致命后果。而传统治疗肾癌合并膈上癌栓,需大开胸、在患者的腹部开“三叉刀口”,还要停跳心脏,创伤巨大。经过反复论证,泌尿外科团队与心脏外科团队敲定创新策略:通过微创的方式,在一个手术中解决患者面临的两大难题。先由心脏外科专家在小切口、心脏不停跳的条件下,取出膈上下腔静脉漂浮癌栓;再由泌尿外科使用机器人技术,在微创条件下精准处理腹腔段癌栓并切除左肾肿瘤,保护右肾功能。
术中,心脏外科主任凌云鹏团队于患者右侧股动静脉及颈内静脉精准穿刺,建立体外循环通路。随后,在右侧第四肋间切开约6厘米长小口,在持续跳动的心脏上,精准、完整地取出漂浮在膈上腔静脉内的脆弱癌栓。通过超声反复确认癌栓无残留,首战告捷。
胸腔段的癌栓被取出后,接力棒交到张树栋团队手中。面对与血管壁紧密粘连的腹腔段癌栓,团队创新采用不阻断下腔静脉近心端策略,巧妙控制血流,沿血管谨慎分离,完整切除癌栓并精细缝合,保全右肾功能并恢复下腔静脉通畅性。随后,仅用不到40分钟便完整切除左肾及肿瘤。手术团队细致探查,还清扫了患者下肢静脉血栓。
这场历时15个小时的超高难度手术,对患者生理是巨大考验。麻醉科许川雅主任医师团队全程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全程操控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动态监控癌栓位置,为手术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术后,患者被转入危重医学科病房,次日即苏醒并拔除气管插管,术后第2天转回普通病房,术后第3天逐步恢复饮食。病理报告显示,术前新辅助治疗使肿瘤广泛坏死,左肾癌及癌栓被彻底清除。近日,患者康复出院。
数据显示,5%的肾癌患者在初诊时即伴有静脉癌栓形成。静脉癌栓可根据累及范围、Mayo分级系统分为不同等级,其中MayoⅣ级(癌栓侵犯到膈肌以上)属于最高等级,因解剖位置复杂,治疗难度极大。“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取栓﹢经胸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取栓”双微创联合术式,把“巨创”分解为可控的“微创”步骤,为晚期肾癌伴MayoⅣ级癌栓患者开辟了新的生命通道。
链接地址:
http://faxing.jkb.com.cn/home/index/detail.html?goods=1&item=997454&page=1391420277&id=6310697&name=j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