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媒体聚焦·新闻 > 正文

【民生周刊】让粒子放疗惠及更多肿瘤患者

作者:贾伟 来自:民生周刊 时间:2022-11-22 文章点击率:

——(2022年11月7日《民生周刊》总第372期)

天花板、墙面的蓝天白云彩绘,可以躺下休息的椅子,患者专用的梳妆镜……走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下称北医三院)肿瘤放疗科,贴心、暖心的服务体现在每一处细节之中,让患者切实感受到医疗的温暖。

“我们都没放弃,你更不能,让我们一起加油打败癌症!”这是王俊杰常常鼓励患者的话。有时候,为了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他会握住患者的手倾听诉求。

王俊杰,北医三院肿瘤放疗科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放射肿瘤学系主任、中华医学会肿瘤放射治疗学分会主任委员。工作中,他率先从国外引入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并创新性应用于全身肿瘤的治疗,尤其是复杂多样的“转移癌”“复发癌”。此外,推动建立包括药物、设备等方面在内的放射性粒子微创治疗肿瘤体系,惠及更多患者。

1964年,王俊杰出生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家乡的大草原是他医学梦开始的地方,因此,他把秀美的草原景色融入放疗室的装修设计,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

谈及自己的从医之路,王俊杰坦言:“做医生,尤其是肿瘤医生,要不断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更要想方设法攻克难关,帮助患者解除病痛。回过头看看曾经走过的路,没有比当医生更适合我的工作了。”

放射性粒子植入,即通过微创、穿刺等方式,将放射性粒子按一定的剂量植入到肿瘤病灶,“治疗结束后,患者可以正常生活饮食,无明显禁忌。半年后,肿瘤会随着粒子在人体代谢掉的同时,一并消灭。”王俊杰说。

其中,碘-125粒子是临床应用的一种放射性物质,犹如一颗颗小太阳,持续释放射线摧毁肿瘤组织。

事实上,粒子植入治疗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初。法国学者帕斯托和德格雷在巴黎镭放射生物实验室利用导管,将镭针置入前列腺,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例近距离治疗前列腺癌。

此后,美国纽约纪念医院开创了经耻骨后切开组织间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形成了前列腺癌近距离治疗的雏形,并在国外得到推广和普及。

王俊杰留学归国后将此项技术引入国内。历经多年实践探索,在王俊杰及团队的努力下,粒子放疗在我国已拓展为全身肿瘤,以及复发难治的恶性肿瘤治疗。

“精准定位爆破”

作为治疗肿瘤的三驾马车:化疗、手术、放疗,放疗既可单独应用,又可配合手术、化疗做辅助治疗。据了解,大约70%的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放疗,大约有40%的肿瘤患者可以通过放疗实现根治。

在我国,放疗还未得到充分普及。究其原因:一是大众普遍对放疗存在认识误区,认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副作用大,比如说反胃、腹泻、烧伤、掉头发等等。二是区域医疗资源、设备配置水平参差不齐。

事实上,随着现代放疗技术的发展,其副作用已大大降低。“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人工智能、3D打印等科技手段的创新与发展,粒子放疗领域也呈现出精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趋势。”王俊杰说。

从临床来说,放疗方式分为体内照射和体外照射。体内照射,也称为近距离放疗,比如说,放射性粒子植入。体外照射,是指在一定距离内,通过各种设备将高能射线聚焦在肿瘤部位,消灭癌细胞,比如说,伽马刀、直线加速器、射波刀等。这也是通常所说的常规放疗。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治疗的最佳效果—尽可能消灭癌细胞,最大限度降低对人体正常组织和器官的损伤。如何实现精准放疗?这是王俊杰经常思考的问题。

为此,王俊杰将CT引导技术、激光导航技术和3D打印技术应用于粒子植入领域,进一步提高了放疗的精准性、安全性、有效性。

不仅于此,为了推动此项技术在我国落地生根,王俊杰还参与制定了临床操作流程、规范,使之成为可普及、可推广的标准化技术。同时,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学习班,开展技术培训,将理念和技术推广至全国千余家医院,惠及更多的肿瘤患者。

“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走向世界”

在王俊杰笔记本的首页,工工整整写着“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在他看来,医学是有限的,但医者仁心是无限的。

对待患者,他格外细心,放疗用的模具,自己先会“体验”,再选出最舒适的给患者使用。除此外,门诊、病房、治疗室物品摆放都要整整齐齐,就连会议室的纸笔摆放位置都有严格规定。

“抗癌是一场长期且复杂的战斗,科室就是战场,要始终保持科室的井然有序,避免忙中出乱。”王俊杰说。

在王俊杰的带领下,北医三院放疗科从无到有、从弱渐强,在相关领域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一些技术更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除了医生,他的身上还有另一个标签—北京大学医学部放射肿瘤学系主任。他列出一组数据介绍说:2015年我国设置了放疗科的医院大约有2000家,预计未来将增加到5000家,“科室建了,设备买了,人却没有招上来。所以说,要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培养,提升综合能力素质,让更多肿瘤患者受益”。

下一步,王俊杰表示,将聚焦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整合资源、凝聚合力。通过中华放射肿瘤专业委员会,建立放疗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战略联盟,进一步细化相关临床技术标准和指南,努力推进国内近距离治疗肿瘤水平同质化、规范化进程。

另一方面是面向未来、走向世界。与国内放射性粒子团队加强合作,创新研发放疗设备和药物,并逐渐实现国产化、量产化,努力把我国更多的放射性粒子治疗研究成果推向世界。

链接地址:http://www.msweekly.com/show.html?id=140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