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媒体聚焦·新闻 > 正文

6位专家的医师节心愿:愿医疗环境变得更温暖

作者: 来自: 时间:2024-08-22 文章点击率:

——【生命时报】8月20日头版,风湿免疫科穆荣医生分享医师节的心愿和行医思考。


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今年的主题是“崇尚人文精神,彰显医者仁心”。每到医师节,很多人都希望向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医生表达感激之情,除了一束鲜花、一段问候,或许我们还可以听听他们心底的愿望,了解其真实所需。为此,《生命时报》特邀六位医者分享医师节的心愿和行医思考,希望通过他们的讲述,可以让更多人对医生这个职业多一分了解,对医患之情多一分体悟。

北京医师协会副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原院长李宁:为医生实现理想创造条件

作为一名医生和医院管理者,我希望能为每一位医生实现个人的愿望和理想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

医生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业群体,个人愿望往往体现在两个维度:穿上白大褂,他们的愿望就与病人的生命和健康紧密相连;脱下白大褂,他们是社会中普通的一员,怀揣着个人的情感、梦想和生活追求。他们都有和普通人一样的愿望和理想,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希望父母健康平安、希望孩子出类拔萃……然而,只要身处临床一线,病人的利益就成为最高优先级。无论他们身处何处、在做什么,只要医院的电话一响,病人的需求瞬间改变了一切,他们要迅速来到病床旁或站在手术台上。这就是医生,是职业和事业造就了医生的愿望、理想及信念。当你真正走近医生的生活和工作,就会感受到医生这个群体是有着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慈悲情怀的普通人。因此,我们应多了解、更爱护医生,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合理范围内为他们实现个人理想和愿望创造条件。

医院是医疗环境的“缩影”。工作中,医生希望能够专注于临床工作、及时获取前沿医学信息、得到良好的职业培训、更多地运用最新技术解决重大疑难问题。因此,医院管理者应为他们的职业愿望保驾护航,搭建一个支持性强、资源充足的平台,让医生有条件接受优质培训、有渠道接触最新技术,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和成长提供坚实的支持和保障。

营造一个舒适的工作氛围,是医院管理者的重要职责。担任院长期间,我曾提出一个服务宗旨,即“让每一名职工每一天都能以愉快的心情走上他的工作岗位,让每一位病人每一次都能以简捷的方式得到满意的医疗服务”,横批是“以医务人员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创建人民满意医院”。只有医务人员以愉悦的心情走上工作岗位、站上手术台,提供的医疗服务才能更加精准优质、充满关怀。否则,被负面情绪所扰,在手术台上有丝毫犹疑、走神,便可能影响手术的质量或结局。所以,医院管理者应把为医护人员提供优质服务放在首位,以确保后续诊疗高质量,让病人获得最优质体验。

我也期望社会能为医生提供更多放松身心的“绿色通道”。现在,很多公益性景区,尤其是公园,均向教师、军人这些职业群体免费开放,如能将医生纳入其中,这种“特殊待遇”能让医生感受到社会的关注、尊重和爱戴。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科主任吴润晖:让医生可以全神贯注地诊疗

我的心愿是让我们医生能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地为患者服务。我想,这种全身心投入的状态,同样是患者的期待,没有哪个患者希望碰到给他看病时“分心”的医生。

从事医学是一条“滚雪球式”的跑道,我们医生需要不停地学,不停地积累,雪球才能越滚越大,越走越远,帮助到越来越多的患者。从医生自身的角度,必须要有足够的智力、强大的体力和良好的心力,这“三力”缺一不可,才能做到全神贯注,真正服务好患者。

而要实现让医生全神贯注地诊疗,最关键的是必须确保医生的人身安全。每次看到暴力伤医事件,我都会很难过,也会担心,类似事情会不会有一天发生在自己身上?我应该怎么避免?对暴力伤医行为,无论从哪个层面讲,都必须是零容忍的态度。我呼吁,相关法律法规要加强惩罚力度,医疗机构的安保系统也要进一步完善升级,建立更加迅速的反应处理机制,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其次是要让医生有愿意为患者冒险的勇气。即使同样一种疾病,在每个病人身上表现各不相同,这既需要医生的丰富经验,更需要医生在面对疾病的不确定、疑难,尤其是危重症时,有勇于担当的精神,为患者赢得生的希望。如果没有一个安全的执业环境,没有患者充分的信任,总是处于被打或被告的担心中,就容易为了自我保护而变得更加谨慎,不敢去“赌一把”为患者争取最大的利益。

作为一名血液病儿科医生,我对此深有体会。在血液病科,很多都是疑难、罕见病患儿,病情十分复杂。临床中,常遇到按现有规范治疗效果不好,甚至找不到可供借鉴诊疗方案的情况。以我自己为例,在二三十年前,很多血友病患儿是坐着轮椅来找我看病,按照当时国际推荐的治疗方案,一个患儿每年花费近百万,一般家庭根本治不起。于是,我们组建多学科团队从零起步,一点点探索,最终用不到1/4的国际推荐剂量实现了病情的科学控制。如果当时没有患者的充分信任,我们没有敢于冒风险的勇气,就不会有这个儿童血友病治疗的“中国方案”。

医生最大的快乐是看到患者痊愈,儿科医生最大的快乐更是通过自己的治疗,改变孩子的命运。疾病是医生和患者的共同敌人,希望医患齐心协力,全身心投入、打赢每个战役。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肝胆外科主任医师高杰:让医生在积极工作的同时能快乐生活

我的心愿是每一位医生能在积极工作的同时,享受快乐生活。

作为一名医生和一名党员,积极工作是我的本分。行医22年来,这个职业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去施展能力、救助患者,让我实现人生价值,尤其是运用最前沿的技术和理念,做出准确判断,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时,那种成就感难以言喻,远非我初中立志学医时能想象的。

岁月不饶人,虽做着救死扶伤的工作,但医生终究也是普通人。如今,我已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医生,成长为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未来还会变成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医生,体力和精力的衰退不可避免。近年来,我负责分管医院工会工作,对此感触尤深:一些年富力强的医生,在体检时查出严重疾病,这不仅是对职业生涯的沉重打击,更是给人生和家庭留下遗憾。

从事医生这个职业,工作和健康、家庭是难以平衡的话题。临床中,我们常告诫患者健康生活、积极锻炼,但到自身时,往往是“工作繁忙无法抽身”。作为医疗卫生行业的核心力量,医生的身心健康直接关乎自身职业生涯、医疗服务质量和效果,更关乎行业健康发展。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医生在积极工作之余,抽出时间锻炼身体、陪伴家人、享受生活,我觉得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圆满。

为达成这个心愿,希望各界多给医生一些尊重、理解和信任。在诊疗层面,医患是同一战壕中的队友,只有彼此信任、相互配合,才能更快击退病魔。相反,过度“神化”或质疑医生,会让医患关系岌岌可危,影响正常诊疗。在医院层面,要多组织业余活动,带动医生享受生活。我们医院相继成立乒乓球、舞蹈、朗诵等协会,每年组织“人民歌手”“人民运动会”等活动,在病房、诊室外为医生提供另一个绽放光彩的舞台。同时,医院是提供健康服务的主战场,要督促医生“以身作则”定期体检,为工作和生活攒下健康“本钱”。在个人层面,争做业务骨干的同时,医生也要培养健康意识,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点,以一生作为尺度,将行医这份惠己利人的事业持久地发展下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穆荣:优化考评体系,发挥个人价值

我有两个心愿:一个是优化医生考评体系;第二个是希望给女医生更多发展机会,让每一位医生都能绽放光彩。

现行的医生考评体系是将所有医生置于同一赛道、同一标准之下,实际操作中暴露出一定局限性。第一,不必要求所有医生同时做好医疗、科研、教学三大方面,要求每个人全面发展。事实上,每位医生都有自身专长,放大专长对个人发展来说事半功倍。第二,减少考核数字指标,如门诊量、手术量、基金项目。为了完成这些数字,不少医生不得不生拼硬凑,或牺牲做深入研究的时间,不利于在领域内做精做深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第三,简化考核程序,减少行政化管理,把时间还给医生。比如教学查房必须拍照证明、签到等措施,耗费大量精力,却对实际提高医生诊疗水平帮助有限。

医生考评体系应纳入多元化评价模式,力求“不拘一格降人才”,促进医生的多元化发展。只擅长临床治疗的医生,以“看好病人”为考评核心;热爱技术革新的医生,应从多角度提供相应支持。同时,广泛听取一线医务人员的心声,以医疗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为出发点,及时完善考核标准和不同人才的薪酬福利制度,为医生的成长创造更宽松的环境,更好地为人类无病痛的终极目标努力。

另外,我呼吁给女医生更多发展机会。工作中我发现,同级别的医生里,女医生往往更出色,更负责任,只有对自己要求更高,才能获得同等机会。这导致学医的女性虽然多,但“被看到”和进入管理层的女性特别少。希望医疗系统能为女医生的发展拆掉“天花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陶勇:医生健康才能传递抗病力量

希望所有医疗同行不仅能照顾好患者,也能照顾好自己和家人。

作为一线医务工作者,我深知医生的工作强度有多大,出门诊、下诊断、做手术、搞科研、带教学……还要不可避免地接触患者和家属的悲伤、绝望,甚至是一次次生离死别。在这些强烈情绪的冲击下,医生很容易忽视自身感受,也忽视对家人的陪伴。当繁重的工作压力无处释放,累积的负面情绪无处宣泄,医生个人的健康就无从谈起。然而,只有健康的医生,才能更好地诊治患者。

照顾好自己,医生首先要调整心态,累了就适当休息,恢复后再继续工作。如果医生无法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健康的体格,自然无法给患者抗击病魔的力量和勇气,更无法传递生的希望。其次,医疗环境的和谐对医生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在此,我呼吁患者、家属对医生多些理解和支持。实际上,大多数患者和家属能做到这一点,偶尔有人因着急、焦虑、担忧,与医生有轻微摩擦,但能通过积极沟通妥善解决,仅有极少数走向极端、诉诸暴力。此类恶性事件一旦发生,对整体医疗氛围的破坏力不容小觑。为弥补伤医事件造成的伤害,一方面,需通过法律途径严惩凶手,用道德手段谴责伤人者;另一方面,全社会爱心人士应携起手来,互相给予关爱,用爱去冲淡伤痛。

我本人是伤医事件的亲历者,并因此发起“医院设立安检”的倡议,这一措施的实施有效防住了一部分伤害,增强了医护人员的安全感。但真正让我走出深渊的是重新投入医疗工作,是因为我感受到爱。那场事件发生时,现场有4位见义勇为的勇士和歹徒搏斗,为我争取了宝贵的获救时间;事件发生后,无数网友以私信、鲜花、捐款等方式表达他们的关爱。这些爱汇集起来,就像一条温暖的棉被,紧紧包裹住了“冰冻”的我。

“如果想要一片春天,最快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变成一片绿叶。”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控制好言行、传递爱,整个社会就会变得温暖。我呼吁全社会爱心人士抽出宝贵时间,投身于志愿服务,让医疗环境变得更温暖,让整个社会变成一片绿意盎然的春天。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王含:愿医生不再为疾病和不良预后“买单”

医患关系如同一架天平:一头是医生的责任,一头是患者的信任,双方共同维系着平衡,但从来不是对立的。可近年来一连串暴力伤医事件的发生,让医患关系的天平失去了平衡。

人们生病了第一时间求助医生,医生运用所学竭力帮助,这是一种信任与救治的关系。因此,10年前刚开始发生恶性伤医事件时,我的感受更多是愤怒、不理解。10年过去了,恶性伤医事件屡屡上演,而我似乎没有愤怒了,更多的是伤心。据我观察,这是医生群体普遍存在的情绪。然而,当危及生命的疾病或意外发生时,医生这个群体依然坚守岗位治病救人,不敢有一丝懈怠。伤医事件是全社会的伤痛,值得全社会反思,而不是让医学界和医生去总结经验教训。

目前,多数伤医事件都有一个共性:患者的病没看好,或患者认为自己的病没看好。再加上,患者不了解医学知识,一味地将不良预后归咎于医生;相应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让直接面对患者的医生成了“背锅侠”。医生不应背负误解、贬损,甚至是打击报复,更不该为疾病和不良预后“买单”,这是我的心愿。

让医患关系回归本位、向好发展,既需要法制法规层面的优化,也要有医患双方的努力。纵使当前治疗手段日益精进,但医生总有束手无策的时候。以我从事的帕金森病诊疗为例,该病尚无治愈方法,很多患者饱受疾苦,有时难免对治疗产生质疑。我能做的是,既要通过更多的科普,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理解医学的局限性,与疾病和谐相处;同时要让患者看到医学的发展,不陷入绝望。医学无法治愈所有疾病、去除所有不适,不要将此视为医生的“失败”,归咎于医生。

人们的焦虑、痛苦等负面情绪,极端的报复心理,往往源于对死亡的恐惧。在此,我想分享两句话:向死而生,向阳而活。“向死而生”是一种人生观,强调生命的有限,死亡不可避免,生命是某种意义上的倒计时;但在生的过程中,需“向阳而活”,这是一种生活态度,只要还未走到终点,就要珍惜当下,为生命存续的每个时刻赋予价值和意义。


链接地址:https://app.lifetimes.cn/share/article/4J2mK8Fb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