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医讯 > 正文

一条缝隙带来的希望

作者:党院办 来自:院刊 时间:2010-05-24 文章点击率:

胸外科成功救治一名重症疑难病患者纪实

一条缝隙带来的希望

图为患者杨瑞鹏病愈离京前与闫天生主任话别

从昆明到北京,三千多公里的路途,生命垂危的云南昆明男孩杨瑞鹏在父母的焦急守护下,乘坐120急救车一路北上。日夜兼程,风驰电掣,36小时后,这个曾经在当地权威医院收到三次病危通知的15岁男孩,怀着对生命的无限渴望来到了我院,在胸外科、麻醉科、ICU等相关科室的通力合作下,终于被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旅游途中 阳光男孩查出“巨瘤”

今年2月17日,正值农历春节长假期间,家住昆明、今年15岁的杨瑞鹏与爸爸、妈妈一起去大理旅游,2月18日在大理洱源县泡温泉时突然感到胸口剧烈疼痛,喘不上气,被送到大理州医院,CT显示左胸腔、前纵隔长了一个状如孩头的巨大肿瘤。

突然降临的噩耗使瑞鹏爸妈“感觉天都塌下来了”,妈妈杨志萍当时就瘫了。他们无法接受。“一向活泼,在我们面前跑跑跳跳那个孩子,没有任何征兆,怎么突然就得了肿瘤呢?”

还没容他们多思考,瑞鹏的病情急剧恶化,当晚就由急救车转往昆明救治,这个时候,瑞鹏就一刻也离不开氧气。2月19日凌晨5点多被送到了云南省肿瘤医院,当天在进行CT检查途中,由于稍一活动就会心率异常、血氧饱和度过低呈现濒死状态,从而被迫中断检查,被送进了重症监护病房。在此后的几天里,医院先后下了三次病危通知书。小瑞鹏妈妈拿着片子跑遍了昆明所有的大医院,得到的答复都是一致的:这孩子没法治了,放弃治疗吧。

全家陷入深深地绝望中。

远程会诊 一条缝隙带来希望

绝望中,瑞鹏妈妈想到了远程会诊。在妈妈心中,北京是祖国的心脏,北京的专家也一定是最好的专家,她希望找到北京最好的专家给孩子看病。

云南省远程会诊中心北京站找到了我院胸外科主任闫天生教授。2月22日,闫主任通过远程会诊中心的互动视频,对杨瑞鹏即刻会诊。影像学资料显示,这一罕见的恶性肿瘤有小孩头那么大,位于前上纵膈,紧紧地压迫着心脏、双肺和大血管;主动脉和肺动脉都被压扁变形了。甲胎蛋白高达近2万(正常值小于25)。尽管吸着氧气,但是,孩子憋喘的异常严重,病情很危急,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但经验丰富的闫主任经过仔细研究患者的全部影像学资料,发现严重受压变形心脏、大血管与肿瘤之间还有一条极小的缝隙。当时闫主任说:“抓住这一小条缝隙,孩子还有救”。

就是闫主任这样的一句话,瑞鹏的爹妈又看到了一丝曙光,她们决定卖掉房子,亲朋好友立即帮忙筹钱,到北京给孩子看病,“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会努力,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

一波三折 4万多元“打”急救车

昆明到北京距离3000多公理,乘飞机最为快捷。但瑞鹏一刻也离不开氧气,而飞机上不允许带氧气瓶,他们只好作罢。于是瑞鹏爸妈决定乘火车到北京,当时正处于春运期间,车票十分紧张。瑞鹏的妈妈拿着儿子的检查结果找到火车站站长,几经辗转,费尽周折,终于拿到了特批的三张到北京卧辅车票。进站时,却被档在了门外。原来火车上也不允许带易燃易爆的氧气瓶,何况他们还带了三个。40多岁的杨志萍救子心切,“扑通”一声给列车长跪下了。但最终为了保证整个列车旅客的安全,一家人还是没被允许登上火车。

“只有到北京才有救,而我们却没办法到北京,从火车站出来的那一刻,我的心都凉了。”杨志萍说,“无论想什么办法我们都得去北京”。夫妻俩商量后,决定“打”急救车到北京。“我去云南省急救中心联系到了急救车,他们说可以去,7块钱一公里,按来回的公里数算,6000公里共4.2万,问我们去不去。当时我就说去,别说是北京,哪怕就是国外说有希望我都去。”

杨志萍和丈夫都是昆明市远郊区县的农民,杨志萍在一家幼儿园工作,一个月的收入就千八百元,丈夫没有工作,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这次来北京给孩子看病,杨志萍把老家刚分到手、还没拿到钥匙的房子都卖了。“一共卖了20万,孩子学校和我们村里人又给我们捐了4万多块。”

进京求医 一路医患情深

在急救车上,杨志萍和丈夫的心是揪着的,“就是想到孩子在路上发生一些情况该怎么办?”,夫妻俩轮流看护瑞鹏,不敢有半点松懈。“我们眼睛都不敢眨,就看着他,生怕他的氧气脱落。走一段路,喊一喊他,深怕他睡着了,就醒不过来。”

让杨志萍感到温暖的是,在36小时的风驰电掣中,“闫主任一直与我保持联系,叮嘱我每到一个地方都给他发条短信,每隔一段时间他还给我打电话或发短信询问孩子的情况,我特别感动。”

更让杨志萍没有想到的是,26日凌晨4时,急救车到达北医三院,“到达急诊科一说,值班护士就说闫主任已经安排好了,立刻通知胸外科值班医生,并让我们当即办理了入院手续,值班医生就把我们接到胸外科并安排住了下来。”

2月26日早7点30分,“闫主任到了医院,一见面他就紧紧地握住我的手,在这陌生的地方、陌生的医院里,使我们的心里一下子温暖了许多”。

“后来做检查,拍片、超声心动检查、穿刺……胸外科大夫一直都跟着,我觉得心理很踏实。为了一个病理报告,王可毅、王通、宋金涛大夫跑得满头大汗。真的很令我们感动。”

慎重起见 手术几移日期

到达当天的检查结果显示,瑞鹏肿瘤体积约136 x 84 x 100mm3 ,上腔静脉、主肺动脉及左无名静脉受侵,压迫心脏,左主支气管,心包积液。在医务处的组织下,胸外科、心脏外科、介入血管外科、麻醉科、ICU等多科进行会诊,认为肿瘤体积巨大,恶性度高,周围多根大血管受侵,手术风险大,难度高。

而此时的瑞鹏,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由于肿瘤严重压迫心脏和双肺,只能侧躺着,呼吸困难,无法进食。在全家人看来,只有尽快根除肿瘤才能减轻孩子的病情,他们希望手术越早做越好。原本打算3月2日为病人手术,由于病理报告没有出来,于是将手术日期推迟到3月5日。而随后的病理检查确认该肿瘤为卵黄囊瘤,这是一种起源于生殖细胞的高度罕见的恶性肿瘤,最常发生在儿童和青春期。

通过文献检索,结合瑞鹏自身的情况,从稳妥考虑,闫主任决定先对病人术前化疗,以缩小肿瘤的体积,经过一个周期的化疗后,肿瘤明显缩小,对心脏和双肺的压迫明显减轻,病人可以下地随便走动,这时久违的笑容出现在杨志萍夫妇的脸上,瑞鹏在病房里又恢复了往日的活泼和活跃,与远方的同学电话或短信联系,与病房里的病友有说有笑,还与同为病友的北航教授交上了朋友。为了达到最好的手术效果,闫主任决定再对瑞鹏进行一个周期的化疗,在第二个化疗周期结束后,肿瘤已缩小70%,患者体重也由入院时的47公斤增长到52公斤,迎来了手术最佳时机。

高难手术 变希望为现实

4月22日,在心脏外科、麻醉科、手术室等相关科室的通力配合下,胸外科闫天生主任、 王可毅大夫和王通大夫等对病人进行手术。

手术既要切除肿瘤,又要保护好神经血管,每一项操作都惊心动魄,稍有疏忽就损伤大血管,造成病人术中大出血死亡,加之该肿瘤界限不清,一些肿瘤组织侵入心脏,并伴有肺部转移,加重了手术难度。经过大夫们精心细致的手术操作,闯过了一道道难关和风险,手术终于成功。切除了全部肿瘤。手术历时5小时,病人带气管插管返回ICU病区。

术后5天,瑞鹏回到胸外科普通病房。

5月13日,瑞鹏出院。5月14日瑞鹏登上了长城,随后又游玩了鸟巢、水立方、明十三陵、故宫、前门,并去天津游玩了一天。5月19日在离开北京回家之前,瑞鹏一家又回到了北医三院胸外科与闫天生主任话别,感谢闫主任救命之恩,闫主任又一一交待生活中注意事项,并希望瑞鹏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北京的大学。

祝愿瑞鹏早日康复,祝愿他早日成长为真正的男子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