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医讯 > 正文

2011年医疗技术创新一等奖--陈仲强(骨科)

作者:陈仲强 来自:医务处 时间:2012-01-20 文章点击率:

2011年医疗技术创新一等奖--陈仲强(骨科)

后正中切口-经双侧关节突、椎间隙外侧缘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

项目负责人:骨科陈仲强主任医师

“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是指发生在胸、腰椎交界区(T10/11-L1/2),也就是低位腰椎以上的椎间盘突出症。由于胸腰段脊柱椎管内对应的神经结构往往是脊髓实体,不能直接牵拉,因此像普通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那样从后正中切口进入是很难安全切除椎间盘的。基于这样的事实,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传统术式是从侧方开胸入路,经胸腔或沿胸膜外暴露出椎间盘的侧前方,从前向后切除椎间盘,这被称为侧前方入路。侧前方入以往被认为是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金标准。但它也有缺点:首先侧前方入路的视野不开阔,减压操作具有一定盲目性,易出现减压不彻底,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和后期复健;其次该入路易出现各种胸部并发症,对患者远期呼吸功能亦有一定损伤。

面对上述困难,能否还是利用脊柱外科最熟悉的后正中入路,在不牵拉脊髓的情况下获得开阔的视野来进行减压呢?骨科自2006年起,设计了后正中切口,经双侧关节突、椎间隙外侧缘入路减压融合这一术式来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具体手术方法如下:

患者俯卧位,常规后正中入路暴露脊柱后方结构。在减压节段置入椎弓根钉后,使用高速磨钻沿减压节段双侧关节突中线开槽,做揭盖式椎板切除。椎板切除后,继续将减压节段残余关节突的外侧部分(包括整个下关节突和上关节突的上部)切除,以便为切除椎间盘创造空间。这时注意辨认出相应神经根,予以保护。接下来,使用特制的骨皮纱沿椎间盘外侧缘将胸膜或腹膜推开,防止在切除间盘时造成损伤(图1)。在切间盘时,首先切除椎间盘的外侧部分。位于硬膜腹侧的椎间盘多有钙化并与相邻椎体相连,形成一个“硬壳”。此时从极外侧将骨刀的刀刃置于“硬壳”与椎体的连接处,以尽可能接近水平的角度,小心地、逐步地将“硬壳”与椎体的连接敲断(图2)。当双侧“硬壳”与椎体的上下连接均被敲断后,用髓核钳将“硬壳”拖陷至椎间隙内,再取出。一般来说,对硬膜腹侧的减压需要从双侧分别操作方能实现。减压完成做椎体间植骨融合,最后安装双侧椎弓根钉连接棒,拧紧固定。

1 2

项目国内外动态、新颖性、创新性: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技查新,证实本术式于国内外均未见相同报道。

查新机构:北京大学医学信息咨询中心

查新报告编号:201136000Z010299

发表论文、新闻报道情况:

1.齐强,陈仲强,郭昭庆等,经后方极外侧入路治疗胸椎及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中华骨科杂志,201011:1063-1067

2.QiangQi,ZhongqiangChen,NingLiu et al,Circumspinaldecompression through a single posterior incision to treat thoracolumbardischerniatio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11(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1年12月COA骨科重点号刊发)

3.在全国十余个省、市级骨科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

2011.12中华医学会全国骨科年会 大会发言

2011.8 北京医学会北京骨科年会 大会发言

2010.9 入选北京市科委骨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研究课题胸椎管狭窄症三种标准术式之一,并获资助。

新技术应用于

脊柱韧带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