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的一天,早上7点多,延庆区马先生在搭同事车上班时,突然歪倒下来,抽搐、意识丧失。马先生突然发病,把同事吓得不轻。同事急忙将他送到了北医三院延庆医院急诊科。这时,距离发病已十多分钟。
到达延庆医院急诊科时,马先生已无自主呼吸和心跳,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心电图显示室颤。胡振春主任和张佳慧主治医师立即组织开始抢救,持续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上肾上腺素、并先后电除颤4次,一系列高级生命支持措施紧张而有序。
20分钟后,患者恢复了自主心跳、自主呼吸。但神志一直没有恢复,脑复苏不成功,怎么办?
根据指南建议,对心脏骤停后恢复自主循环的昏迷患者宜采用目标体温管理,也就是俗称的亚低温治疗。然而,只有北医三院本部的急诊科才能进行血管内亚低温治疗。
下午一点多,患者被转到了北医三院急诊科。
经头颅CT检查,初步排除了脑血管病。此时患者的神志依旧没有恢复,距离心脏骤停已经过去了6个多小时。患者的神志还能不能恢复?
急诊科副主任、亚低温治疗团队负责人马青变迅速启动亚低温治疗流程。患者被转入急诊监护病房,快速置入低温导管及热稀释导管,开始实施亚低温治疗。 整个急诊监护医疗、护理团队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采用了完善的脑保护策略,顺利完成了整个亚低温治疗过程。
持续亚低温治疗6天后,患者神志逐渐恢复。患者逐渐脱机,拔除气管插管……
当他握着妻子的手,清晰地叫出她的名字时,在场的所有人都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10月22日,患者出院。
北医三院急诊科于2012年在北京市急诊界首先启动亚低温治疗。该项目不仅是医院临床重点支持项目,还获得了北京市科委首都特色基金项目支持。 项目开展以来,建立了较为成熟的亚低温治疗医护团队,制定了亚低温治疗标准流程,已使10名患者成功脑复苏,使他们回归了家庭和社会。治疗效果与国际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