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的孙先生是一名报社记者,上有老下有小,是家庭的顶梁柱,今年夏天却莫名遭遇了一场病痛:在一场针对意大利访问学者的采访过程中,孙先生突然感觉头晕目眩,同时全身麻木,肢体无力,还好周围的助手一把搀住了他。
8月27日,孙先生被迅速送往我院,头颅核磁检查提示:双侧小脑半球脑梗死!为了明确病因,脑血管疾病诊治中心的神经内科团队继续筛查了颈动脉、颅内血管等各项检查,均未发现阳性结果,而孙先生知道这个诊断后也很诧异:平素身体非常健康,怎么就突然脑梗塞了呢?
脑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主任樊东升教授经过一系列抽丝剥茧般的分析,进一步完善了经食道超声、经颅多普勒彩超等检查后,最终在孙先生心脏的卵圆窝位置处,发现了这次脑梗的罪魁祸首——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未闭是在心脏房间隔的卵圆窝位置先天性遗留下来的异常孔道,正常人群中约25%可发生卵圆孔未闭,右心系统的微栓子如静脉血栓、脂肪栓子、空气栓子等,会通过此通道进入体循环系统造成体循环栓塞,最常见于年轻的不明原因脑梗塞与偏头痛病人。
病因找到以后,脑血管疾病诊治中心立即启动心脏外科团队。对于不明原因脑卒中合并卵圆孔未闭的病人,只有把“洞”补上了,才能防患于未然,最大程度减少脑卒中复发率。因此,封堵治疗是首选方案,然而从股静脉穿刺部位到达预订手术位置,要有50cm的距离,要封堵上2mm直径的卵圆孔,可谓难度极高。目前在国内使用超声引导开展此项技术的单位少之又少。
经过仔细的评估和充分的术前准备,心脏外科张喆主任医师团队于8月31日为患者进行手术,并请介入血管外科李选教授指导。在孙先生局麻清醒状态下穿刺股静脉,利用经胸超声引导封堵器输送和释放,最后通过射线进行验证,最大程度减少了放射线对患者和相关医务人员可能带来的损伤。手术全过程不到30分钟。术后当天,孙先生已经饮食、活动如常,又开始在休息区打开电脑办公了,术后三天患者复查结果满意出院。
孙先生的故事是我院MDT诊治模式为患者带来最大获益的又一典型体现。神经内科火眼金睛“洞”见症结、心脏外科微创治疗“堵”防未然,使患者方能得到脑卒中病因的根治以及迅速的康复。脑血管疾病诊治中心的神经内科和心脏外科会继续为孙先生进行远期随访观察,并在诊治手段上不断进步,精益求精,为更多的类似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我院脑血管疾病诊治中心成立于2014年,由樊东升教授担任主任,下属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超声诊断科与心脏外科等团队,每周进行疑难病例MDT讨论。“局麻下超声辅助引导封堵卵圆孔未闭技术”在今年初列为我院临床重点项目,已成功救治多名患者。利用综合医院的实力解决患者疑难问题已成为我院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