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来自河北涿州的张女士和她的母亲专程来到我院看望曾经抢救她的心脏中心医护人员,并且赠送了写着“大爱无疆”的锦旗。28岁的张女士看起来精神很好,然而就在三个多月前,张女士还正处于生死边缘。
对于一般家庭来说,新生儿的降生意味着开心快乐,对于新添两个可爱双胞胎儿子的家庭更是一件喜上加喜的事情。然而,对于张女士一家来说,却没法开心起来,因为两个胎儿还只有34周的时候,张女士就心悸气短,并且迅速加重,夜晚因为憋气根本不能平卧入睡,全身出现水肿。
当地医院给张女士做了超声心动检查,发现她的二尖瓣出现了严重的关闭不全,怀疑固定瓣膜活动的腱索急性断裂,从而造成了严重的左心衰竭。
产妇的心脏根本不可能再承担母体及两个胎儿的需求,当地医院立即为其做了剖宫产,两个胎儿由于早产直接送进了监护室。但是,连孩子都没仔细看一眼的张女士的心衰症状并没有好转,反而逐步加重,当地医院尽力治疗,但患者症状仍然不见改善,甚至很快恶化。心急如焚的家属辗转找到了我院心血管内科王贵松主任医师。
为了拯救这位年轻的患者,王大夫立即安排患者住进了心脏内科CCU病房。此时患者无法平卧,呼吸非常困难,全身严重水肿。超声心动检显示,患者的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心脏扩大明显,射血分数只有正常人的一半。
经心脏中心的内外科专家会诊,一致认为患者应尽快手术。但患者状况极差,身体很难承受手术,须积极调整。同时,在完善术前检查过程中,又发现患者进行性贫血,低蛋白血症,凝血功能紊乱,肝肾功能不全,血小板减低,上肢及下肢多发静脉血栓,包括患者妊娠后盆腔都可疑出血,情况越来越复杂。
面对患者具体情况,心脏中心、妇产科、血液内科、介入血管外科等进行了多学科会诊。经会诊分析发现:患者合并严重子娴,围产期的各种变化与心衰也造成了患者凝血功能紊乱,这又成为手术的另一个巨大障碍。
经积极有效治疗,几天后,患者状态有所改善。呼吸困难有所减轻,入院时候只能端坐的体位调整后可以30度卧位,离手术的要求越来越近了……
正当大家看到一丝希望时,患者病情又出现反复。由于情绪激动,患者突然发作心衰,血氧急速下降,乳酸重度升高,组织缺氧严重,呼吸循环难以维持。CCU立即对患者进行抢救——气管插管,主动脉球囊反搏辅助心脏,再次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然而,这一次打击加重了患者病情,患者心功能进一步降低,凝血功能紊乱,肾功能衰竭,同时合并了肺部感染,情况更加严峻。
面对这种情况,心脏中心在主任高炜带领下,副主任郭丽君教授,老专家毛节明教授和心脏外科副主任凌云鹏等多次研究治疗方案。
尽管患者严重的合并疾病极大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但为了挽救这位年轻的生命,为了使两个新出生的宝宝不失去母亲,取得家属的支持后,最终决定对患者进行急诊手术。
麻醉医生小心翼翼地为患者麻醉,心脏外科凌云鹏、崔仲奇、傅元豪等组成的手术团队对患者进行手术。术中发现患者的心脏已经被扩张很大,收缩极其微弱,病变的瓣膜确是由于腱索断裂所致!很快,病变的瓣膜被一个崭新的人工瓣膜替换下来。由于患者心脏功能极差并有诸多合并症,手术各个步骤都小心细致,就像在走钢丝,经过5个小时艰苦的手术,患者回到了监护室。
由于手术本身对心脏以及全身脏器的打击,术后患者的危险依然极大。患者顺利下手术台,只意味着“钢丝走了一半”。术后第二天,患者出现严重的低心排,血压下降,尿量减少,患者的心脏收缩力只有正常人的20%。心脏外科对患者再一次进行抢救,加强了心脏辅助,并进行了持续床旁血滤,患者的循环慢慢稳定了下来。并根据情况调整患者凝血机制。
经过近两周艰苦的治疗,患者的各项指标开始好转,心脏收缩恢复到正常人的40%,肺部感染消退,凝血功能慢慢正常,肝肾功能改善,患者也初步撤离了呼吸机疗。
在拔除气管插管后,重获新生的患者流出了激动的泪水。春节前夕,患者从重症监护室转回到了普通病房,患者的生命得到了挽救。在病房,患者和家里人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
出院前的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各项脏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而在与两个儿子分别三个月后,回到家里的患者终于与两个双胞胎儿子团聚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保住了。
我院心脏中心自成立以来,充分利用心血管内科、心脏外科强强联合的优势,不仅在新技术开展、学术交流、教学等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更为各种疑难危重心脏疾病的诊治提供了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