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病到底应该看哪个科?”
“挂了两三个科室,哪种治疗方案最适合我?”
“我下一步该怎么办?”
“试试MDT,多学科团队一站式服务!”
“我从来没想过车祸能降临在我的身上,而且是这么严重的车祸。”每当回想起这次经历,林女士都难掩伤心之情。“当地医生建议我截肢保命,我拒绝了,腿在我在,腿不在我也不想活了。”
2021年10月,北医三院四肢骨髓炎与骨肿瘤性骨缺损MDT团队成功为林女士实施3D打印手术,不仅保住了腿,在团队制定的个性化连续诊疗方案下,经过积极康复,目前已能扶拐行走。
一场车祸,伤势严重面临截肢
2021年的正月,春寒料峭。家住浙江的林女士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和皮肤软组织的大面积缺损,被紧急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当晚医生告诉我,情况非常严重,95%是要截肢的。”回想起那天晚上的情景,林女士至今仍感到触目惊心。除了严重的骨盆骨折及左小腿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林女士还伴有脱套损伤,也就是腿部出现像脱手套一样向远侧撕脱,给救治带来极大难度。
“如果没有腿的话,我以后要怎么生活,怎么照顾我的孩子?”在林女士坚决保腿的要求下,当地医院为其进行了生命支持治疗,以及骨盆骨折复位、左胫腓骨骨折清创固定手术和多次的左小腿皮肤缺损植皮修复手术。
经过先后7次手术,虽然小腿表面看上去保住了,但她的左腿仍遗留长达20.6cm的大范围骨缺损。林女士辗转多家医院,得到的答案多为截肢,最终还是到了不得不面临截肢手术的选择,这对于年仅34岁的她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未来技术”,最后一搏带来转机
在崩溃和绝望之时,林女士打听到有一种独特的“未来技术”,通过3D打印可以有效修复四肢骨缺损,北医三院骨科副主任田耘教授正是这方面的权威。
2021年6月,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通过高铁和120接力,她“躺着”来到田耘教授的门诊。经过详细查体,终于得到了一个令她期盼已久的好消息: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试一试!
“患者情况很复杂,她的左小腿通过支架维持在一个固定状态,能看到有大面积植皮性瘢痕、软组织挛缩、足内翻畸形等,可能存在感染,大范围骨缺损的重建、骨骼愈合、解决皮下组织和少数肌肉缺失、术后功能恢复等需要多学科分阶段介入。”田耘介绍。
根据林女士的病情,田耘教授立即启动了由他牵头的北医三院四肢骨髓炎与骨肿瘤性骨缺损MDT团队,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10余名成员积极发表建议,针对患者感染的预防及治疗、病灶范围及截骨范围的确定、皮肤软组织的完整、肢体功能的恢复等方面,制定了个性化的连续性治疗方案。
图1 MDT团队进行讨论
北医三院四肢骨髓炎与骨肿瘤性骨缺损MDT团队,于2021年通过医院准入。主要诊治疾病为感染、肿瘤、创伤等原因造成的四肢骨缺损。团队由骨科田耘教授牵头,由骨科、成形科、康复医学科、感染管理处、感染疾病科、病理科、放射科、核医学科、检验科、药剂科、肿瘤放疗科、肿瘤化疗与放射病科等12个科室组成。
目前,该MDT团队已成功为60余名骨缺损患者提供了精准诊疗服务,最大骨缺损范围达22.9cm,重建患者的骨骼解剖完整性及适宜的力学传导,帮助患者重获肢体活动功能,重返正常的工作生活。
团队还先后承担市级科研课题、科技部重点项目和国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8篇。其中,利用3D打印技术治疗同侧股骨与胫骨的大段骨缺损的研究成果在JBJS case connector发表,为全球首先报道病例。
多科协作,三次手术保住小腿
第一阶段:清创、控制感染
2021年6月,林女士入住北医三院骨科病房后,先后进行了两次清创和外支架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
成形科杨欣医师对合理选择切口提供了建议,确保减少后期对功能恢复的干扰。
病理科王华副主任医师结合术后病理和免疫组化结果,诊断左胫骨存在慢性骨髓炎。
检验科郑佳佳副研究员在感染病灶中发现了复杂的混合细菌感染,在确定致病原的同时,与药剂科应颖秋副主任药师一起,制定了围术期抗生素合理应用策略,确保用药安全性和适宜性。
放射科主治医师高丽香、核医学科主任医师张卫方和主治医师侯小艳联合明确了慢性骨髓炎感染程度及病灶范围,协助指导手术清创与截骨范围。
第二阶段:设计3D打印假体、实施手术
控制感染的同时,3D打印假体也在同步设计当中。“除了维持原有长度、不规则的形态,假体还要与患者剩余的骨之间形成完好的生物力学固定模式,也就是假体替代缺损的骨结构后,与患者实际步态完美匹配。”田耘介绍,经过几轮设计,最终形成了完善的3D打印假体固定方案。
2021年10月,3D打印手术正式实施。在田耘教授主刀下,严格按照既定方案,将坏死骨骼切除、清理隐藏积脓后,定制化的3D打印钛合金假体修复了患者的大范围胫骨缺损,手术用时7个多小时。
图2 田耘教授团队实施3D打印骨缺损置换术
第三阶段:康复训练
术后,患者小腿上的皮肤软组织愈合良好。康复医学科副主任杨延砚在第一时间介入,针对患者踝关节粘连、跟腱挛缩、瘢痕粘连、肌肉萎缩等制定了个体化的康复方案,让患者逐渐学会重新认识、控制自己的患肢。
图3 患者接受康复治疗
在专业的功能锻炼下,目前,林女士已经能够通过辅助进行负重行走。复查X线显示,3D打印假体稳定,整体恢复顺利。
图4 患者手术前后影像学检查对比
“遇到田教授花光了我一辈子的运气,就像一束光一样照进我的整个生命里”林女士由衷地说,通过治疗,不仅解决了她身体上的病痛,更使她重拾活下去的勇气与信心。
图5 2022年5月患者复查
“复杂大范围骨缺损的诊疗往往不是单独一个科室能够彻底解决的,各个学科不断交叉融合,形成强大的综合救治体系,实现了从患者就诊到术后康复的一站式系统管理,患者脸上自信的笑容是我们团队每个人继续努力的不竭动力。”田耘说。
3D打印技术已在北医三院应用多年。2014年,北医三院骨科刘忠军教授团队完成世界首例3D打印枢椎椎体置换手术,该项技术逐步应用到骨科各亚专科,治疗脊柱缺损、四肢骨缺损和关节置换等。2017年,骨科完成国内首例四肢骨髓炎骨缺损3d打印置换术,目前已经完成60余例的骨缺损3D打印重建。随着医工交叉的深入,科技手段辅助解决临床问题,将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