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马主任,感谢北医三院,我终于睡上安稳觉啦!”4月2日,在胸外科门诊,一位戴着口罩,但眼神熟悉的复诊患者激动地对胸外科主任马少华说。这位患者让马主任想起了一个月前的事情……
56岁的庄先生,在一次偶然体检中发现了右侧胸腔巨大阴影。这可把他吓坏了,如鸭蛋般大的阴影,是不是肺癌?长到这么大,手术还来得及吗?这让庄先生寝食难安,通过住院后增强CT及胸椎MR的检查,终于初步明确了诊断。值得庆幸的是,庄先生的这个阴影,并不是可怕的恶性肿瘤“肺癌”,而是一种起源于神经的特殊良性肿瘤——上纵隔神经鞘瘤。
但是,麻烦的事情出现了。影像显示,庄先生的这个肿瘤是从脊髓上发出,通过椎间孔沿神经根长到了胸腔里,这就给手术带来了困难。如果应用传统胸腔镜手术,从胸腔切除肿瘤,由于肿瘤的根部连着脊髓神经,直接切断会造成肿瘤不能完整切除,极易造成局部复发。如果强行将肿瘤从椎间孔拽出,容易造成脊髓的损伤,甚至出现脑脊液漏这种严重并发症。而如果不手术,随着肿瘤逐渐长大,胸腔内会侵犯交感神经,出现霍纳(Horner)综合征,表现为患侧颜面无汗,瞳孔缩小,眼球内陷。脊柱内会压迫脊髓,出现神经症状,可导致手脚麻木,严重可至瘫痪。所以手术必须内外兼顾。 经胸外科、神经外科联合会诊决定,先由神经外科从脊柱内将附着于脊髓上的肿瘤根部切断,再由胸外科从胸腔内将长到胸壁上的肿瘤主体完整切除。
以往胸外科及神经外科在类似疾病上也有过不少合作,但对于上纵隔神经来源肿瘤,始终面临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是神经损伤。由于肿瘤在胸腔内位置较高,基本包绕于交感神经所走行的星状神经节,手术操作中电钩所造成的热辐射,很容易损伤星状神经节,从而出现医源性Horner综合征。而随着北医三院引进最新一代达芬奇机器人,可以将手术视野扩大10倍,机械臂操作更加稳定,电钩分离肿瘤边界更加清楚,出血风险减小,止血更加精准,大大降低了神经损伤的风险。
手术于2月26日进行,先由神经外科于涛副主任医师主刀在脊髓显微镜下完成了肿瘤脊柱内的游离及松解,清除了椎间孔内的部分肿瘤。再由胸外科马少华主任医师主刀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操作下,完成了胸腔内肿瘤组织的游离,完整将肿瘤切除,并保护了神经。术后患者并未出现Horner综合征,恢复良好,并于术后3天顺利拔管出院。
依靠现代化科技,进行微创治疗、精准治疗、多学科联合治疗,是目前医疗模式下所推崇的全新理念。这种理念努力为患者制定最全面、创伤小、恢复快的医疗方案。我院胸外科和很多科室都有密切合作,如与普通外科联合治疗胸腹联合伤,与心脏外科联合治疗肺癌同期冠脉搭桥,与妇科联合治疗卵巢肿瘤合并膈肌转移,与神经外科联合治疗神经源性纵隔肿瘤,与骨科联合治疗脊柱肿瘤侵犯胸腔,与耳鼻喉科联合治疗纵隔感染,与消化科联合序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协同治疗肺部肿瘤与炎症等。随着达芬奇机器人的推广运用,将有更多的胸外科病种得到更优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