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与消融治疗专业学组

肿瘤微创与消融治疗专业学组

肿瘤微创与消融治疗专业学组

发展历程

2001年北医三院完成全国首例经直肠超声引导放射性粒子治疗前列腺癌,开启国内放射性粒子治疗全新时代。其后将影像技术全面系统引入粒子植入治疗领域,大大提高肿瘤治疗疗效。随后放疗科王俊杰教授创建了中国抗癌协会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学组并任主任委员,推动国内粒子植入治疗健康有序发展。2009年,王俊杰教授提出影像引导组织间介入近距治疗理念。科室相关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临床研究结果被NCCN指南所引用。2015年,王俊杰教授团队利用3D打印技术设计个体化模板,进一步提高粒子植入治疗精度,使粒子植入能够达到接近手术切除效果。同时解决了多年来平面模板技术只能用于前列腺癌治疗的难题,为粒子植入治疗广泛应用于头颈、胸部、腹部和盆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D打印模板辅助粒子植入标志着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进入了精准治疗的新时代。研究成果为多个国内国际指南所引用。2017年-2019年王俊杰教授牵头制定了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3D打印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头颈肿瘤、肺癌等共7部治疗规范/共识。作为北京大学附属医院,解除患者病痛同时,同时承担着培训与推广责任。2017年,北京市卫生健康委评为首批放射性粒子治疗培训基地。2019年,中国医师学会的放射性粒子培训基地。2017年,科室的放射性粒子植入进一步走向国际,连续多年在ABS、美国核医学年会大会发言。同时多位欧美患者慕名至我科接受该治疗。2019年,王俊杰教授与越南多次讲学互访,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尽绵薄之力。经过多年努力,王俊杰教授领导的影像引导组织间介入近距离治疗专业学组,获得多项首都发展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基金支持。

学组人员构成

以科室创建者王俊杰教授为龙头,目前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5人的医生、物理师、治疗师及护士团队。

开展的诊疗工作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复杂疑难疾病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如复发性头颈部肿瘤肿瘤,胸部肿瘤,胰腺、肝癌等腹部肿瘤,复发妇科肿瘤,复发直肠癌,椎旁恶性肿瘤等其他疑难病例的粒子植入治疗。

CT引导下的穿刺病理活检:头颈部皮肤及粘膜下深部组织的穿刺活检,肺小结节穿刺活检等。

射波刀治疗前的金标植入。

肺、肝肿瘤的消融治疗。

其他的微创手段的肿瘤诊断及治疗。

就诊指导

王俊杰主任医师:周一上午、周三上午。

姜玉良副主任医师:周三下午、周四上午(北方院区)

吉喆副主任医师:周二下午、周四上午

 



地址: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邮编:100191
联系电话:010-82266699  E-mail:bysy@bjmu.edu.cn

Copyright © 202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京ICP备05082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