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独特性和体育医疗特殊性认识的提高,在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支持下,运动医学研究所于1959年在北京医学院第三医院(现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立,从建所之始起,在曲绵域、高云秋、浦钧宗等老一辈医学家的带领下,研究所便致力于运动损伤的科学研究工作,在关节软骨损伤修复机制和骨关节病发生机制、运动员半月板损伤、大样本运动外伤分析、运动员贫血、运动员心电图和心音图分析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曲绵域等关节软骨损伤的相关研究曾获得全国科技大会一等奖。1967年至1974年间因“文化大革命”一度使科研工作停滞。1970年研究所恢复了研究工作,相继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伴随着改革开放研究所也迎来了科学的春天,1978年曲绵域等的“硅橡胶修补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为关节软骨损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同时也使研究所赢得文革后的第一个科技奖项(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随后在80年代田得祥等的“骨骺软骨病的病例探讨”、高云秋的“运动员心电图分析”、浦钧宗的“运动员贫血”和“运动员血尿的临床特点和诊断-附112例分析”、陈吉棣的“运动员饮料的研制”等研究相继获得了国家体委体育科学技术进步奖。特别是曲绵域、于长隆“运动员末端病防治研究”在国际上首先提出末端病的概念、分型及其防治措施,为运动医学界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并产生深远的影响,其成果在1987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80年代研究所开展了软骨细胞分化和反分化、骨关节炎胶原和某些细胞因子表达以及基因干预研究、交叉韧带重建胶原表达、运动员贫血以及运动营养等研究,并取得了多项国家体委科技进步奖。
80年代田得祥等引入关节镜微创技术,敖英芳等就关节镜技术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工作,使该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在全国得以推广。随之,半月板、软骨和韧带损伤等运动创伤疾患相继进入微创治疗和研究时代。
2000年以后研究所的科研工作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先后首先开展了交叉韧带单束和双束重建的相关研究、交叉韧带同种异体移植材料的组织学、生物力学研究以及基因治疗和干细胞移植研究、软骨损伤及修复的细胞移植学、组织工程学及基因治疗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位置。国内率先开展了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及其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已经进入异种异体半月板移植研究阶段。研究所建立了运动医学领域首个运动创伤及关节外科组织库。关节镜微创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研究所对该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带动了全国运动医学界、乃至骨科界的研究和应用热潮,对微创技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相应成果在2007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2008年研究所以敖英芳为带头人的研究团队成为教育部创新团队,这既是对以往工作成就的肯定,也表明研究所及其研究团队具有强有力的实力和发展前景。
研究所从1985年至今共主持863、973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9项、北京市科研项目6项、其它科研项目11项,参与863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科研经费共约2700余万元。
1965年至今,研究所已编写专著13部,在编专著2部,其中《实用运动医学》一书已于1965年、1983年、1996年和2003年发行四版,成为经典教科书。
到目前为止,研究所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3项(其中一等奖6项)。建所以来,研究所共发表论文861篇,其中在外文期刊上发表论文34篇(SCI收录论文27篇)。
研究所承办国际关节镜大会1次,承办国际ISAKOS研讨会1次、国际ISAKOS培训会2次,连续举办全国运动创伤、关节镜外科学习班11届(国家级继教项目)。1992年曲绵域被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聘为副主席。2008年敖英芳参加亚洲关节镜大会,被聘为副主席,候任下届主席。研究所多名成员在国内外各种具有影响力的专业学术团体任职,或被多种杂志聘为主编或编委。至今研究所与德国、法国、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研究机构保持合作关系,主治医以上医师均被派往上述国家研修。
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的科研工作在各上级单位和兄弟科室的支持下,在全体研究所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们将继承老一辈的严谨治学的学术作风,开拓进取,奋发图强,使研究所的科研工作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再创辉煌。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编写专著十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