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援鄂日记——逆风飞翔,同心战疫

发布时间:2020-02-16    点击数:

青玉案·战疫



国呼援鄂,白衣赴。

发长落,蹬轻履。

一跃长空江汉驻。

城萧声无,霓虹孤远,一夜白兰舞。

后院炭热军心举。

普济悬壶创奇迹。

曲终捷报缥缃醉。

长虹飞架,天堑通途,芬芳迎朝露。



一滴滴,一点点,阳光终会冲破阴霾。雪后霁晴,今天是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7名医护人员随队援鄂的第十天。十天里,他们克服直面疫情的紧张,迅速适应新环境,投入抗“疫”一线;十天来,他们难掩对家人的思念,却义无反顾,温柔坚守,带着必胜的决心和信心,聚微光成炬!



图片

我知道,他这个样子是因为它病了,只是暂时这样,但是不要紧,我们来了。

——  刘宁婧

2月7日,阴

这是我第一次来武汉,在我印象里它给我的感觉不应该是这样的。我认知里的武汉,是热情,是好客,是浪漫,是美丽,他有全国各地都在模仿的鸭子,也有堪比日本的樱花。


我知道,他这个样子是因为它病了,只是暂时这样,因为生病所以没有了活力和生机,但是不要紧,我们来了,我们代表炸酱面来照顾热干面啦!到了住的地方,还没停下脚步休息,我们就开始了激奋人心的动员会,紧接着又是紧锣密鼓的进行培训和明后两天工作安排。


明天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将会开启三个全新的病房,咱们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将会全面接管新病房的病人,明天的这个时候,顺利的话,我和史尉利应该已经在重症监护室里了。刷牙的时候我还在想:“哎呀!都进去没人给我们拍照了,我这个首席摄影师无用武之地了。”这次跟家人们的并肩作战让我感觉到了更多温情和爱,全科上下心系着我们七个,从知道要出发,到我们抵达前线,这些温暖早就化成了铠甲让我们无坚不摧。


期待武汉早点好起来,相信春暖花开的时候,今年的樱花一定比往年都美~



✎ 2月8日,阴

今天是来武汉的第二天,新病区将于晚9点正式独立接管使用。所以从上午开始我们分批次一直在进行穿脱防护服的练习。下午我们熟悉了医院的新病房,了解了我们即将工作的环境。返回酒店后,组长又盯着每个人再次过了一遍穿脱隔离衣的流程,练习完的时候已经6:40了,卡着餐厅关门的点去吃了晚饭。看见食堂的汤圆,才想起来今天是元宵节,正想着吃晚饭给爸爸妈妈发个视频报声平安的时候,听见了有人叫我的名字,回头,愣了几秒,穿的是跟三院不同颜色的冲锋衣。还在反应这是谁,随后她又叫了一声我的名字,熟悉的声音,让我一下拉回了思绪,没想到在这儿碰见了毕业之后再也没见过面的大学同学。也没想到曾经觉得毕业再也没有机会见面的昔日同窗,会在这个特殊的元宵节会面。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们并不孤单,我们有千万医护兄弟姐妹携手作战,这股强大的力量组成,可能有昔日的同窗、有携手并肩的同事、我们还有科室的亲人们做后盾。心系我们每个人的消息,时刻担心我们的身体状态精神状态,惦念我们吃的好不好,睡的好不好。担心我们冻感冒了,抵抗力下降了,帮我们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困难,克服困难,担心我们体力不支,给我们制定了科学的饮食建议,担心我们惦念家里做好了后勤保障,让我们能安心工作,我为在这样一个温暖有爱的家庭而自豪和骄傲!我为有这样一个坚强有力的后盾而感觉十分安心。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图片

图/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护士  刘宁婧


✎ 2月15日,大雨转冰雹

今天是来武汉的第八天,已经适应了这边的工作和生活,从昨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就一直在打雷,雨一直下,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我放空了思绪,听说北京也在降温,鹅毛大雪,雪花转着圈的飘,家人们,你们好吗?科里一切都好吗?家里一切都好吗?看见了同事们拍北京雪的视频,真的好美。


武汉很冷,气温在今天断崖式下降,一下降了十几度的温度,让我这个从小在北京长大习惯了暖气的北方人有些不知所措,可武汉又很“热”,北京的朋友们在从朋友圈、微博等一些公众渠道刷到我的名字,看见我的照片后,一眼就认出了我,虽然我戴着口罩,戴着帽子,只露出了一双眼睛。但是她们知道,这就是我。纷纷私信我,问我有没有还缺的东西,有没有想吃的,看到新闻说湖北降温,担心我在这边冷要去邮局邮寄过来暖宝宝。科里的家人们也在克服一切困难,想尽一切办法,做好我们的后勤保障,一起战斗在前线的同事们,临行前带了半箱子的暖宝宝纷纷发给没有的同事们,援鄂医疗队的领导们担心队员们感冒,时刻嘱咐我们多穿,告诉我们再坚持一下,捐助支援厚的衣服就在今明两天即将收到,正是因为这些举动,让我从心底感受到温暖,从内而外的热。这些沉甸甸的热,有的跨越了1174.5公里,有的就在身边,可是都丝毫没有减少温度,将这些温暖如一的带到我们身边!这场战役!我们一定会胜利,加油三院人!加油武汉!


文字 | 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护士  刘宁婧


图片


图片

当你觉得现在很难的时候那就是在成长,不要怕,咬牙过去了你就会更上层楼。

——  李蕊

✎ 2月11日,今天还是阴

今天我是9-15的班次!我们早上7:50坐车出发。下午5:00回到酒店。这是我的第二个班。差不多10个小时不吃不喝。本想着早上多吃点,省的下午饿,可是又不敢多吃,怕上厕所。所以我知道为什么说我们是战士了,可能因为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吧。我不饿,真的不饿!哎呦!肚子别叫了!


从第一次进病房的手忙脚乱到今天第二次的井井有条。我觉得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今早定的7点闹铃,结果五点半就醒了,醒了就睡不着了,一直在想怎么才能把病房安排有序,让工作更加顺畅。越想就越睡不着,越睡不着就越想。


结果今天我们组表现特别棒!真的特别棒!我都不知道要用什么词语形容了!反正就是超棒!今天我们组长夏云霞老师负责外面的主班工作。我负责里面病房的安排和主班工作!刚进去我还怕我胜任不了,毕竟我也和大家一样是第二次进病房。我就想着,不管怎么样,一定要稳!要让大家的工作有调理性。我把两个男生分配成前后组的组长,他们俩一个是icu的孙琪,一个是急诊的张余。两个小伙子虽然年龄不大可是业务都特别棒。事实证明他俩确实都是好主管。前组病人相对较轻,给前组分配了高海红老师 。后组病人相对较重,把张慧敏老师和申梦兰老师分到了后组。这样2:3的工作,临时有事还会互相帮忙。全组人齐心协力。把本班所有工作完成的特别好。


今天的工作量还是很大的,有治疗、有生活护理、有呼吸机、监护记录、有临时的各种事。张慧敏老师还因为缺氧产生了不适感,可是休息一会仍然投入到工作中去。我们这个大家庭配合的特别默契。总之前后组都特别有条理性。顺利完成和下组的交接后我真是太激动了。大家都觉得今天有了渐入佳境的感觉。


下班后大家都说还是三院的培养潜移默化的融入了我们的生命。在工作中看到管路就想给患者好好固定,想贴标签评非计划性拔管。看到患者需要生活护理就会尽全力帮助。今天有一个患者大便在了床上,几个护士一起给他换床单,icu的孙琪也发挥了他的特长,把患者处理的特别干净。没有人嫌脏嫌累。都是全力付出。人性的光辉在此时闪闪发光。大家都说很感谢三院的培养!在三院上班时没觉得有什么,可是现在出来才意识到三院给我们培养的好习惯实在是让我们太优秀了!三院人真是没有怂的!拿出来个顶个都是顶梁柱!


我曾经就说过,当你觉得现在很难的时候那就是在成长,不要怕,咬牙过去了你就会更上层楼。昨天我们还觉得病毒很可怕,今天我们觉得我们大家在一起比病毒更强大!!!这场仗我们一定会胜利的!加油中国!加油武汉!加油北医三院!加油我们的7组!等着我们在武汉吹响胜利的号角!!


图片

绘/陶宗杰(李蕊提供)


✎ 2月12日,阴

今天是我到武汉的第6天了!这里几乎天天都是阴天,仿佛整个武汉都是黑白色的。让我们不由得笼罩在一种死气沉沉的氛围里。什么时候武汉才能变成彩色的呢?是一天?是十天?是几个月?其实我们也不知道。我们知道战役的结果是必胜的!可是我们不知道我们每个人是不是都能看到胜利。从来的时候我们就抱着必胜的决心,但是并没有抱着肯定能回去的执念。是战役就必然会有牺牲,是牺牲就不会与己无关。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努力做到最好。争取双赢。


我每天都会和父母联系,即使再忙每次只是说一两句话。也能让他们安心让我安心。我知道他们每天就是在等我的这一两句话生活着。很感谢父母这次特别支持我的决定。我是独生子女至今未婚,所以我家就是我们三口人。我知道我对于父母意味着他们的全部。疫情发生以来,我爸妈天天开车接送我上下班,即使我强烈要求坐地铁,并保证防护安全。他们也不允许。每天不辞辛苦,早晚接送,我家住南三环,我工作在北四环。天天横跨7个环。而且每次他俩都一起接送我,一个人开车,一个人跟着。对于我是一天两趟,可对于六十多岁的他们来说可是一四趟啊。我很心疼他们。可是他们却异常坚持。我想过自己开车上班,可是我没有停车证,外面小区根本不让其他外人进入了。没有办法放车。没有办法也为了他们安心我接受了他们的意见。老两口每天在车上都很开心,和我聊聊这个聊聊那个。这次报名来武汉,我本来也怕他们担心,不想告诉他们。可是我觉得隐瞒可能会让他们更担心。我知道我说了他们即使担心也不会不同意的。因为我父母在大是大非上真的特别棒!大年初三我值完班,在回家的路上说我报名去武汉了,当时车里突然没有了声音,静了好一会。我爸说一定注意安全。我妈说你什么时候回家告我我去接你。当时我的眼泪就下来了。30多年了我爸妈真的对我都是各种支持,各种爱我都能感受到。这次武汉的疫情这么严重,从一个普通百姓的眼里感觉去那有可能就是去送死。可是我爸妈一句反对的话都没说。还一直说着他们会照顾好自己。不让我分心。要我专心做事,保护自己。我出来前我爸洗澡的时候摔倒了,马桶硌到了左肋骨下缘。我一直很担心,每次问每次的回答都是没事。


‌出发那天因为走的很急,我没有时间回家,给爸妈打电话让他们送来了些必需品,我把我剪下的头发放袋子里。交到了我妈的手中,我看到她拿着我的头发流眼泪。我强忍着简单说几句让他们安心的话就赶紧回科里了。


今天我已经到武汉第六天了,爸妈我很好,吃得好睡得好,医院领导和科室领导都对我们很关心。你们可以放心了。我们工作也很认真帮助了很多患者,每天都有很多患者和武汉的护士对我说谢谢,谢谢我们能来帮助他们。谢谢我们能舍弃我们的家来温暖他们的家!我们自身也会做好防护,提高抵抗力。争取早日取得胜利回家,不让你们担心。


虽然武汉从外面看好像是一座空城,但是每个亮灯的窗户里都和我们一样上演着各种温暖的故事!


爸爸妈妈你们在北京也要勤洗手戴口罩保护好自己。你们平安我才能没有后顾之忧的奋战在前线。我们一起加油!武汉的明天肯定是彩色的!!!


✎ 2月14日,大雨

昨晚,在酒店的餐厅里,一场生日会打湿了我们的双眼。


就像我的主持稿写的一样,昨天是个平凡的日子,但是它,又注定不平凡!由于在特殊时期,我们不上班的队员都戴着口罩,分散着坐在各处,参加这场温暖的生日会!


这画面要在平时可能会显得有些滑稽。可是在这战争时期,却只会让人望而感动。


从我们第一批医疗队入驻武汉,到我们第三批队员成为骨干。整整20天了,这20天看似很短,可是感觉却很漫长。


生日会的主角是16位2月份过生日的战友。我们从大家合唱北医三院院歌开始,每个人都开着手机灯,虽然我们都离的很远,但我们的心很近,整个现场温馨感动。会中播放从我们医疗队准备出发到工作生活的的小视频。这一幕幕像过电影一样从脑海里浮现、展开、扩大!还有过生日的小寿星的家人、同事发来的祝福视频。满满都是感动,乔杰院长还为大家唱了一首《不忘初心》!我一直告诉自己,不能流眼泪,我还要主持,我要积极快乐!可是眼泪还是悄悄的流下来,弄湿了我的口罩!我宝贵的口罩啊!因为医疗物资比较紧缺,我们在驻地的口罩都不舍得扔,只要不湿我们都会戴两天!这回深刻体会,不在乱世不懂节约。


这一晚很多队员都抹着眼泪跟唱。大家都是满满的感动!我们北医三院就是一个有家长和兄弟姐妹的大家庭。大家生活中和谐融洽,工作中争先恐后。

我们137个人拧成一股绳!任凭再利的刀也是切不断的。病毒,放马过来吧!看我们怎么鞭打到你满地找牙!


北医三院抗疫国家医疗队!我爱你们每一个人!!!


文字 | 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护士  李蕊


图片


图片

我相信,有定海神针,有务实高效、温暖团结的团队,有坚定的大后方,我们肯定会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  孟庆阳(图左)

*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住院医师  史尉利(图右)

✎ 2月12日,阴转晴

从接到通知援鄂到现在,一晃已接近一周。今晚和家人视频,爱人说你不在的这一周,女儿老说想你了。视频时爱人问女儿,是不是想爸爸啦?女儿看着我,反倒有点害羞的低头,跑开去玩了,过一会又跑到镜头前和我说几句话。在爱人问我“今晚上吃饭了吗”我说“吃了”的时候,女儿随着就问我“吃的什么呀?”,真不知道2岁4个月的娃,为啥会像个小大人一样。来的时候匆忙,顾不上和他们细说,每天和家人报平安,是让他们放心最有效的方式。


在我们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抵达驻地的时候,乔杰院长、沈宁院长、袁晓宁主任和葛庆岗主任带着第一、二批的队员在门口迎接我们。动员会上乔院长说我们北医三院向来是能打硬仗的,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沈宁院长是呼吸科的专家,除了诊治危重症新冠患者,还肩负着照顾我们的责任。她在微信里对我说:一定注意保暖,好好休息。有什么不舒服随时找我,呼吸科专家随时为你服务。袁晓宁主任是感控专家,同时也是临时党支部书记,一项项考核看着我们穿脱防护服,连日的劳累让她的声音都嘶哑了。怕武汉太冷我们不适应,袁妈妈(袁晓宁)特意带着张佳男给我带来了电热毯,帮我更换了被罩床单并把电热毯铺上。葛队来看我的时候,说:兄弟,别怕,不要有心理压力。这种疫情状态下的身体和精神淬炼,是平时比不了的,你们会更好的。他们是这支援鄂队伍的定海神针,会把我们安全带回家,一个也不能少!


北医三院是务实高效的团队,我们到来之前,第一批和第二批队员们已经梳理了相关流程,制定了诊疗方案,创建了简明问诊模板和医嘱模板,以及完整的交接班、接诊、转科、外出检查等流程。这让“后来人”如虎添翼,得以更快开展工作。


远在千里外的大后方——工会为解决家里的生活必需品。临行时,运动医学研究所敖英芳所长对我们说,援鄂队伍肩负着国家重任,大家完成使命的同时更要注意自身防护,在京的运动医学团队是援鄂队伍永远的后盾,在京团队会坚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运医的家人们,密切关注着前线战况,怕我们不适应武汉寒冷的天气,怕我们缺东西,怕我们防护不到位,给了我们足够的温暖。


我相信,有定海神针,有务实高效、温暖团结的团队,有坚定的大后方,我们肯定会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愿樱花盛开时,你我可以摘下口罩,自由相见。


文字 | 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住院医师  孟庆阳


图片
图片



“上完大夜(班)累到不想说话,回酒店的车上,睡得最踏实;每一个班都是行走的桑拿,一脱防护服,全是汗……”


图/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护士  王永洁




“我一定会保护好自己

做好防护

平安归来!”


图片

北医三院机场院区护理骨干,本部轮转 罗敏(图右一)

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护士  赵亚娟(图左一)


图片


轻描淡写的文字背后

藏着振奋人心的力量


疫情虽然可怕

但敌不过抗疫人顽强的斗志

感谢疫情当前默默付出的每一位同事


我们坚信

有你们在

温暖的春天不会遥远!



分享

地址: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邮编:100191
联系电话:010-82266699  E-mail:bysy@bjmu.edu.cn

Copyright © 202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京ICP备05082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