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给课堂最新的知识和临床实证
“运动神经元病”是樊东升老师现在主要研究的方向,在台湾,不幸患病的人被称为“渐冻人”。它的特征是脑和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进行性退化,表现为肌肉逐渐无力以至瘫痪,以及说话、吞咽和呼吸功能减退,直至呼吸衰竭而死亡。然而在患病期间病患的意识是完全清楚的。病情的发展一般是迅速而无情的,从出现症状开始,平均寿命在2-5年之间。用一名自己也是病患的台湾记者的描述来说这种病的特点是“身如顽石,心似飞鸟”。面对这样一种可以说残酷的病症,樊老师用四个字来描述自己的心态:设身处地,即设身处地地给予病人生活的信念和力量,而非一起痛苦的悲哀。“病人们能够来到我这里看病,是抱着希望来的,他们完全信任你,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振奋。”
在互联网上,有一个特殊的网站名为“好大夫网站”,樊老师在该网站上开设了为病人服务的公益性个人网站“樊东升大夫个人网站”。“这个网站存在的意义一方面是为病人提供方便,有很多病人都在外地,如果等他们到了才挂号看病,那么他们也许会在北京逗留一个礼拜甚至一个月,对于病人来说是等不起的。而另一方面则是建立一种长期的随访制度。在一般的医院,病人与医院之间是没有长时间的互动和联系的,而这样的网站可以及时的得到病人对于病情和治疗效果的反馈,作为科研发展的基础的同时也为教学提供了病例素材。”樊老师如是说。
“我几乎每天半夜都会花四五十分钟去网站上浏览和回应病患及其家属的问题以及预约,虽然很忙,但一定保证将病人放在第一位,再忙。不能让病人停诊。”樊老师说这些话时,语气一如平时的淡然,淡然的语气中流露出他为医者的严谨。
“师者与医者这两种关系是相互补充和共同进步的,一方面医生的角色可以为教学提供扎实的临床经验,使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化抽象为具体,不断地在教学中补充新的内容和最新的临床实证,让学生们更好的学习和理解这门学科。另一方面,因为有了教学任务,所以需要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这也为临床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知识储备。” 樊老师是这样理解她的“医者”和“师者”两重身份的。
“从医学部的教学评比到与其他院校的教学竞赛,神经科经常拿第一名。” 几年来,樊老师带领自己科室的同事们,在摸索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说到这,樊老师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站在医生与师者的交点上,相互之间的贯通和融合成为了“神经病学”课程不断前进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