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病学教研室,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为主体,自50 年代以来北京大学神经科一直承担北医医学本科生、研究生、进修生的临床教学工作科学的教学,先后造就了全国著名的神经内科专家陳文俊、陈清棠、曹天祥、康德瑄、高素荣、余宗颐、吴丽娟、吴逊、袁锦楣、李美琳、王荫华、戴三冬、 黄一宁、樊东升、高旭光等教授和无数的学科骨干,为北京大学医学部重点发展教研室。
1954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科独立建科,由陳文俊教授任独立建科后的第一届主任。1958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开院之初,神经科便作为首批临床二级学科,拥有一个28张床位的独立病房。当时由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科的孙书善教授任北医三院神经科第一任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1983年从大内科分离出来,成为专业化的单元。
北京大学神经病学教研室在学术界一直享有很高的威望,陈清棠教授曾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任委员、《中华神经科杂志》总编辑、《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和《中风和神经疾病杂志》副总编辑;陈文俊教授曾
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委员,《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常务编委,任《新医学》以及〈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副总编;康德瑄教授曾任中华神经病学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学组副组长,《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编委;高素荣教授曾任中华头面痛学会理事,中华神经精神病学术委员会神经心理学组和神经康复学组委员,北京市神经科学学会理事,《北京医科大学学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临床神经病学杂志》等杂志编委或特约编委;袁锦楣教授任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神经精神科学会神经免疫学组及中华老年医学会神经病学组领导成员,《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委、《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副主编、《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内科杂志》神经科编审、《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编委、《脑与神经疾病杂志》副总编、《临床神经科学》编委、《临床神经病学杂志》特邀编委;吴逊教授任中华神经科学会委员秘书、脑电图及癫痫学组副组长,北京市抗癫痫协会副会长。
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病学教研室受人民卫生出版社,北医大、中国协和医大出版社等单位委托编著过各种教材,包括陈清棠教授、余宗颐教授、高素荣教授等先后主编的《神经系统疑难病案》、《临床神经病学》、
《现代神经病学诊疗手册》、《神经系统疾病》、《失语症》等专著。目前的学科带头人多是各专业学组的委员,为全国眼科各专业的学科带头人或学科骨干。如樊东升教授现兼任中华神经内科学会委员、中华神经内科学会北京分会委员、中华神经内科学会全国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学组委员;黄一宁教授现兼任中华神经科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颅脑委员会副会长、北京康复医学会神经科分会副会长;高旭光教授任北京神经科学学会第五届理事,中华医学会北京神经内科分会委员。
1978年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病学教研室设硕士点,1992年设博士点。目前承担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获得科研基金上千多万元。教研室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如神经电生理、神经病理、神经生化、神经心理、神经免疫、神经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方面居国内外领先水平。逐步形成了以神经电生理、神经生化、神经病理、分子生物学、为依托,兼顾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完备的科研体系。近年来北京大学神经科病学教研室多次获得国家、部委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及论文奖,如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二、三等奖;卫生部光华科技基金奖励三等奖、美国中华医学基金奖;卫生部第七次全国中青年医学大会优秀论文奖;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华医学系列杂志优秀论文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北
医大科研奖;北医大基础与临床结合二等奖;北京大学医学部国际交流基金奖;临床荟萃优秀论文一等奖;北京大学医学部课题优秀论文奖等。其中如“肌萎缩侧索硬化与颈椎病性脊髓病鉴别诊断的电生理研究”等重要成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高水平的科研对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教师的思维更加敏捷广阔,授课中会介绍更多的前沿进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强大的科研力量也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基础。研究生课题在大方向上由科室统一规划,但每位研究生又有充分的自主性,自主选题、相互合作。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反过来又促进了科研的发展,形成了教学与科研的良性循环。
科室人员年富力强、成员间专业互补,各有所长。北京大学神经病学教研室,门诊量140000余人次/月,急诊量2000余人次/月,可供实习床位200张,具有病源多、病种多、疑难病例多的特点,因此能够完全保证课间见习和实习的需要。是一个集临床、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发展中的综合学科。
近几年来,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学生逐渐从5年制过渡为8年制。长学制学生的基础更好,求知欲更强。同时,学校对他们的要求也更高,他们毕业后应能立即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为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我们教研室积极探索改革之路,建立了新型课程体系。在提高临床能力方面,我们进行了三方面的尝试,包括推行“PBL式教学”、“循证医学教学”及“标准化病人教学”。这些课程的共同特点是摒弃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学习,改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课堂不再以教师讲授为重点,教师只负责介绍相关疾病的概况及参考文献。学生课下查阅文献进行准备,上课时与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交流。由于教师需查阅大量文献,对相关课程的进展要十分了解,因此,教师的工作量不但没减少反而有了大幅提高。这些新的课程设置着重学生素质方面和能力方面的培养,同时,对教师的授课能力也有了更高要求。
我教研室的成绩各方面一直在医院里名列前茅。同时要求教师在授课时每年课件内容的更新率要达到20%以上,注意科研课题、成果与教学的有机结合,注意课程基础理论与当前科研进展的结合,提高了同学学习的兴趣。由于我们在教学改革方面做出的有益尝试,由于我们在教学改革方面做出的有益尝试,余宗颐教授曾被评为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北京市高教系统先进工作者、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总工会爱国立功标兵、1993年获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002、2003、2007连续三个年度荣获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学集体奖、2004年度获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05年获北京大学医学部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科教学论文获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课程主持人樊东升教授曾获得2002年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奖、2005年 “北京大学杨芙清王阳元院士优秀教学科研奖”、07年度北京大学优秀教师,07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还荣获北京大学医学部精品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