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癣(tinea mannus)和足癣(tinea pedis)是指发生在手足且除其背面以外部位的皮肤癣菌感染。
【流行病学】 手足癣尤其是足癣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皮肤真菌病,人群患病率高达30%~70%,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与体股癣类似,其发病率的高低与环境因素和个体特征关系密切,气候湿热、足部多汗少脂及欠透气(穿鞋,尤其是胶鞋、皮鞋和塑料鞋)是足癣的重要易感因素,如在我国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手足癣在人群的发病率较高,煤矿一线工人和部队士兵中足癣的患病率可高达80%以上;在年龄上有岁数愈大愈易感的趋势,而对性别而言则似乎男性多于女性,但尚无充分的流行病学证据。整体免疫功能低下者如糖尿病、HIV感染者等是足癣的高危患者。足癣还是其他皮肤癣病的蓄菌“池”。
【致病微生物和发病机制】 致病微生物主要为红色毛癣菌,其次为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有专著称手足癣的致病微生物有念珠菌和霉菌,有时这些菌种确实可分离出,但不符合皮肤癣菌病的定义,如明确是致病微生物只能归为皮肤念珠菌病和皮肤霉菌病,不在本章讨论范围,但着意提出以免混淆概念。掌跖部特殊的解剖学部位使其对皮肤癣菌更易感,现在趋于被认同的是癣病有高度的遗传易感性,尤其是红色毛癣菌所致的角化增生型手足癣及甲癣,遗传因素和环境条件同样重要(近期国内外均有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这些患者有较高的家系分布),猜测这些慢性癣病患者缺乏针对皮肤癣菌的特异性细胞介导反应,而其他方面的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正常;也有人估计可能是这些易感者编码或调控角蛋白分化的基因发生变异,导致在掌跖角化过度的基础上对专性嗜角蛋白的皮肤癣菌易感。
【临床表现】 足癣在临床上可明确分为三型,即浸渍糜烂型、水疱型和角化增生型(图17-4),如此分类与所感染的致病微生物密切相关。浸渍糜烂型也称间擦型,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引起,慢性进程,临床特征主要为多汗、瘙痒、异臭味,4、5趾间的浸渍、糜烂,有时可继发细菌感染,严重者可导致淋巴管炎、蜂窝组织炎或丹毒。丘疹水疱型多由须癣毛癣菌导致,病程是在一慢性轻症的基础上的亚急性过程,临床表现为瘙痒、水疱、脓疱,有时见裂隙,皮损可由趾间区向周围扩展,疱液初起清亮,后可因伴发淋巴结炎、淋巴管炎或蜂窝组织炎而浑浊,此型易激发癣菌疹。角化增生型的致病微生物大多为红色毛癣菌,少数为絮状表皮癣菌,临床表现以糠状鳞屑、角化过度为主要特点,常与甲癣伴发,病程缓慢,常见弥漫于整个足底及侧缘的在增厚红斑基底上的片状银白色鳞屑,冬季常有皲裂。手癣临床上主要为水疱型和角化过度型。足癣多累及双脚,手癣则常见单侧发病,如患者手足均被侵及,则可见到所谓“两足一手”现象,有提示癣病诊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