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科普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科普 > 正文

前交叉韧带断裂的围手术期康复

发布时间:2015-06-03    点击数:

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最重要的前向稳定结构,同时也对限制膝关节旋转、内外翻具有重要意义。断裂后,膝关节会产生严重的多向不稳,其中尤以前向不稳为甚。另外,韧带断裂后,本体感受器的缺失也会导致膝关节本体感觉下降,进而加重了膝关节反复扭伤,并随着时间推移,导致膝关节及周围其他组织损伤加重。患侧膝关节功能的缺失也会造成双下肢协同运动模式异常,这将加速健侧肢体及相邻关节的退行性改变。

为了避免因前交叉韧带断裂造成的种种不利影响,手术重建仍是最有效的手段。尽快恢复膝关节稳定性,能够最大程度避免继发损伤,延缓关节结构退变的发生。围手术期康复有助于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使肢体功能在术后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和恢复。

一、前交叉韧带断裂术前康复

在确定接受重建手术后,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控制关节的炎症反应水平。急性损伤造成关节内外大量出血,在疼痛和保护性制动共同作用下,非常容易发生关节的纤维性强直。如果在韧带重建手术之前,关节处于肿胀或强直状态,结合手术创伤的刺激,在术后将出现更加严重的关节纤维化,直至出现非常顽固的关节活动障碍,迁延难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可以通过适度的关节活动度训练、冰敷以及合理的物理因子治疗,使关节在术前达到基本消肿,活动自如的状态,这一点甚至比术后康复更加重要。

在安全的前提下,需要进行肌肉力量的恢复。由于此时关节处于损伤状态,力量练习可以相关肌肉的等长收缩或小幅度运动为主。目的主要在于恢复神经对相关肌肉的控制力,对肌肉纤维的动员能力,这种能力对于术后迅速恢复正常的肌肉运动有重大意义。除了患侧膝关节周围肌肉以外,相邻关节以及健侧的相关动力肌也要尽可能维持正常功能水平,这是对下肢整体功能的有益维护。在精力允许的前提下,上肢,躯干各部位肌肉也可以尽可能以正常方式训练,这样可以使全身运动功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一点对于职业运动员及体育爱好者来说尤其重要。

除了肌肉功能以外,患者还应该熟练掌握拐杖的使用方法。对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来说,术后一段时间内需要使用拐杖助行,减少在日常活动中关节承受的压力。不同需求和功能水平的患者,可以自行选用肘拐、腋拐或手杖,并熟练掌握使用方法。规范的用拐方式可以起到最佳的保护效果,同时避免附加损伤的发生。

二、前交叉韧带术后早期康复

术后患者安返病房后,首先注意的就是体位摆放。对于膝关节来说来说,伸膝是功能性体位。患者回到病床上以后,应尽快将足部或小腿垫高一些,同时令腘窝悬空,这样在自重的作用下,膝关节会处于过伸位,良好的伸膝功能对于下肢运动非常重要。

为了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加速下肢远端消肿,患者应在麻醉作用消退后尽快开始进行“踝泵”练习。此项练习要求患者最大幅度屈伸足踝关节,以期利用小腿肌肉的收缩挤压作用,促进小腿深部血管的血液循环。

在麻醉作用消退后,还要尽早开始肌肉的运动。运动可以从膝关节最重要的动力肌——股四头肌和腘绳肌开始。股四头肌应在力所能及的状态下进行最大幅度的收缩,练习时要求能够感到肌肉充分的收缩,并能够通过肌肉的运动带动髌骨,尽早实现伸膝装置运动的正常化。腘绳肌的收缩可以通过足跟向下用力压迫床面来实现。所有等长运动要求肌肉尽量达到最大收缩并适当维持一段时间,放松时也要缓慢收力,尽量体会对肌肉的控制感。在此过程中可能由于手术切口的影响存在一定的疼痛感,如果疼痛感尚在耐受范围,允许并鼓励适当忍受。在肌肉控制良好的前提下,也可在夹板的保护下进行直抬腿练习,并严格强调动作质量。与此同时,患肢相邻关节、健侧肢体以及上肢、躯干各部的力量练习也可以正常开展起来。

术后第二天,如果患者感觉良好即可尝试下地,患肢同时允许尝试负重并逐渐增加负重的力度。允许在夹板及拐杖的保护下,在术后一周之内实现患肢单腿站立。在保护得当的前提下,早期适度负重不会对新建韧带造成影响,对下肢整体功能也有良好的维护作用。

术后第三至五天,可以酌情开始进行关节屈曲角度的练习。在术后一周内,关节屈曲度应自如达到90°。注意屈曲度练习要合理规划训练量,避免过多过频的练习,通常每天一组,每组15-20分钟,达到预期进度即可。过量的活动可能对关节造成损害。

总结起来,术后一周时间内患者应达到:在0-90°范围屈伸自如;肌肉控制力良好,相关力量训练动作标准到位;术后疼痛和肿胀得以良好控制;可以在合理的支具保护下以相对正常的步态进行适度的日常活动;同时对下一步康复具有充分的身体和心理准备,这就为下一步的康复工作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可见,围手术期的康复是术后早期、中期以至后期康复的重要铺垫,整个围手术期的康复,就是着眼于患者的未来,围手术期的康复必须得到重视,以及坚决合理的执行。

敬请扫码关注北医三院康复医学科

分享

地址: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邮编:100191
联系电话:010-82266699  E-mail:bysy@bjmu.edu.cn

Copyright © 202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京ICP备05082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