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卫蛋白是一种源自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钙结合蛋白。它在人体病理生理过程中扮演多种角色,其中一个关键作用是调节炎症过程。在许多炎症情况下,钙卫蛋白水平上升,因此可以作为急性炎性细胞活化的标志物。
钙卫蛋白的表达具有组织或细胞特异性。通过检测粪便中钙卫蛋白的含量,可以特异性地反映肠道炎症水平的变化。当肠道出现炎症时,钙卫蛋白的释放会增加,导致血浆和粪便中的钙卫蛋白水平上升。值得注意的是,粪便中钙卫蛋白的含量大约是血浆中的6倍,并且不存在性别差异。
在临床实践中,常常使用粪便钙卫蛋白作为炎症性肠病的初筛指标,用于监测疾病活动程度、评估治疗效果以及追踪疾病复发情况。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类似于多种胃肠道疾病,IBD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腹痛、腹泻,以及大便带有粘液、脓血等症状。这种疾病具有慢性、难治且容易反复发作的特点。
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以及内镜和粘膜病理等方面的信息来进行炎症性肠病(IBD)的诊断。
其中传统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尿便常规、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等,能够提示炎症的存在,但这些指标缺乏肠道特异性。它们在其他全身各系统炎症、免疫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中均可能明显升高,因此对于炎症性肠病(IBD)的特异性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
影像学检查,如CT、MRI、超声等,在判断小肠病变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这些影像学方法存在一些缺点,包括昂贵、特异性相对较低,以及可能产生辐射。
内镜检查联合病变粘膜活检目前被认为是评价肠道炎症程度的金标准。它可以全面检查疾病的累及范围、复发部位、疾病类型等,并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然而,内镜检查存在一些不足,包括昂贵、费时、有侵入性、需要肠道准备以及可能给患者带来不适等问题。这些因素使得在临床上难以通过对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进行反复内镜检查来全面评价其疾病状态。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常常使用粪便钙卫蛋白(FC)这种经济、无创、简单快速且具有肠道特异性的检查作为炎症性肠病(IBD)的初筛工具。通过这种检查,可以初步评估病情,进一步明确是否需要进行肠道内镜检查。这种方法在提供辅助诊断信息的同时,减轻了患者的不适感,并降低了医疗成本。
检验科实验室可以通过荧光免疫层析的方法对粪便中的钙卫蛋白进行快速定量。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供精确的测量结果,帮助医生更迅速、准确地评估肠道炎症的程度,为炎症性肠病(IBD)的诊断和监测提供了一种便捷的选择。
那么留取粪便样本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1)我们推荐清晨第一次排便标本在低温环境下尽快送检。因为研究发现,清晨第一次排便样本的钙卫蛋白含量,与内镜下疾病活动度评分相关性更好。
(2)标本离体后,避免接触尿不湿、卫生纸、棉签等吸水性物质,这些物质吸走水分的同时也会吸走钙卫蛋白,从而影响检测结果。
(3)采集时建议避开血液和粘液部分,避开女性月经期和消化道出血等情况。因为血液中的一些细胞含有高水平钙卫蛋白,会使粪便钙卫蛋白含量假性升高。
(4)避免使用某些药物,例如胃溃疡时使用的奥美拉唑这类质子泵抑制剂药物和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也会显著影响粪便钙卫蛋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