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8日,“刘代表是不是把您那最新进展给大家说说?” 今天上午,北京团的分组审议一开场,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难掩满脸的笑意,立刻邀请刘忠军代表给大家分享他的喜悦。“那我就汇报汇报。” 全国人大代表、北医三院骨科主任刘忠军更是喜不自胜,开心地说,“我们的履职见到成效了”。
到底是什么事这么高兴?事情还得从两天前说起。3月6日,北京团的分组审议现场,刘忠军在进行科技创新的发言时,突然从桌子底下举起一段白森森的“人骨”。全场的代表和记者们都愣住了,所有人的目光刷地一下集中在这段“人骨”上。
原来,刘忠军所在的科研团队近年来一直在注重研发3D打印、骨科金属内置物,起步非常早。2009年经过探索后很快立项研究,在相关动物实验取得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三种手术内置物,并于2012年申请了临床实验观察。谁想到,起个大早,却赶个晚集。直到今天,这一技术还在等待审批。而就在这期间,美、韩、德等起步比中国晚的国家,却纷纷抢先上市了类似的产品。刘忠军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心血落于人后。
“这是连夜打印出来的一节3D打印脊椎模型,大家看,3D打印个性定制的内置物已经和本身的骨骼融合得很好。” 刘忠军进一步介绍手中的这节骨骼模型,它是为一名罹患恶性颈椎肿瘤的12岁男孩通过3D打印的高科技个性定制的,“这个孩子的治疗很成功,手术至今已经半年多了,恢复得很好。”但刘忠军紧接着无奈地说,遗憾的是,因未通过审批,这一技术没有法律保护,也没有惠及更多的病人。
刘忠军手中的“人骨”立刻被他身边的刘新成代表要过去,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看。
刘忠军的困难立刻得到了团里其他代表的响应。“这一问题我也常遇到。”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程京连连点头称。
闫傲霜对于刘忠军、程京在科研成果转化中遭遇审批难的问题也有同感。“我国科技跟跑国外时,审批较快,当国内外科学技术水平并行时这一矛盾就显现出来,而我们略微超前一点时,就遇到问题。我们的审批显得明显滞后。”
3月6日下午,在北京团开放日活动中,刘忠军再次在人民大会堂北京厅举起了他一直不离手的那段“人骨”。“审批环节如何影响科技创新”再次成为在场国内外媒体的焦点。
时隔1天后,刘忠军两次手举“人骨”的呼吁终于得到了响应。今天上午,刘忠军第一时间跑到会场向大家报喜:“媒体报道后,没想到影响很大,很多人给我发来短信。更值得说的是,药监局的领导也给我发了两条短信,说代表履职履得好,坚决支持,药监局局长也非常重视,下一步将支持这个工作。我们的履职能见到这个成效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