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由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秘书处、北京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办,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承办的“2024北京关节外科学术年会”在京召开。

会场掠影
本次年会汇聚来自国内关节外科领域的六十余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关节外科的最新进展、手术技术、疑难病例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促进关节外科领域的学术交流,推动最新技术与研究成果的传播与应用。本次会议现场有逾300名关节外科医生积极参与,共同交流学习。
盛会开幕 群贤毕至

田华教授主持开幕式
大会主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田华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并介绍与会嘉宾,并对各位专家的莅临表达了诚挚的感谢与热烈的欢迎。
出席本次会议的特邀嘉宾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吕厚山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娄思权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周乙雄教授,中日友好医院李子荣教授。
特邀京外嘉宾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张英泽院士,山西大医院刘强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周宗科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吕松岑教授,安徽省立医院尚希福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盛璞义教授,天津市天津医院刘军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文明教授。
参加会议的还有北京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积水潭医院吴新宝教授,北京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学组名誉组长、北京协和医院翁习生教授,以及顾问、委员及青年委员。

翁习生教授致辞
翁习生教授在致辞中提到,首都关节外科事业在骨科前辈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会的有力支撑,以及京内关节外科同仁们的积极参与之下,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蓬勃发展。展望未来,他期许全体同仁应继续传承优良传统与工作作风,积极举办并广泛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深化合作与交流,为推动全国关节外科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吴新宝教授致辞
吴新宝教授代表北京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向骨科前辈们致以诚挚的谢意,感谢他们无私的奉献与支持。正是这些奋斗与付出,共同铸就了北京骨科今日的辉煌,并持续引领着中国骨科的稳健前行。他提到,本次会议议题丰富,重点探讨关节外科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的诊疗策略,将对推动我国关节外科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张英泽院士致辞
张英泽院士在致辞中代表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及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简要回顾了中国关节外科的发展及技术革新过程,强调了临床研究在推动医学全面进步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其对于增进全民健康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聚焦名家 高屋建瓴
开幕式后,院士论坛和泰斗访谈拉开帷幕。

张英泽院士作报告
张英泽院士依托丰富的临床病例,讲述了隐匿性血管损伤在临床实践中的识别、临床表现及诊疗经验。他从血管损伤的分型维度切入,分析了多种血管损伤类型的成因及其处理流程,提醒临床医生要注意早期识别与妥善处理。

泰斗访谈:关节外科的传承与创新
传承与创新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共同驱动着医学的不断前行。在泰斗访谈这一精彩环节,有幸邀请到吕厚山教授、李子荣教授、周乙雄教授、娄思权教授几位骨科界的老前辈,围绕着“关节外科的传承与创新”这一话题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分享。
通过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前辈们深情回顾了自己职业生涯中的精彩瞬间与深刻感悟,为在场的每一位同仁带来了心灵的触动与更深层次的启迪。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与医学发展的新机遇,几位前辈也向年轻医生们提出了殷切期望与宝贵建议。
大师讲坛 引领成长
大师讲坛环节邀请7位关节外科领域的顶级专家依次登台,传授各自领域的前沿学术知识。

讲者风采
尚希福教授探讨了前方入路全髋置换治疗高位脱位先髋的优势,提出前方入路是解决高位脱位的最有效方案。周宗科教授分享了合并关节外畸形的TKA应用,表明积极的术前准备结合特殊手术技术,可以达到良好效果。

讲者风采
盛璞义教授讲授了基于人工智能的PJI分期系统的应用,该系统有助于提升PJI早期诊断精准性与诊断效率。刘军教授分享了膝关节翻修术中关节线恢复与髌骨位置之间取舍的思考,表示术中需根据情况灵活调整策略。

讲者风采
北京友谊医院郭艾教授剖析了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策略与挑战,并指出软骨修复的发展方向。中日友好医院王卫国教授提到机器人辅助THA治疗髋臼骨折术后继发关节炎,可以实现更精准、更安全、更合理的效果。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蔡宏教授对TKA软组织平衡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他提出术中使用压力垫片可以更精确的评估软组织张力。
专业交流 精彩纷呈
在专题发言与病例讨论环节,嘉宾围绕膝关节置换术、髋关节置换术、人工关节感染等讲题及相关病例展开讨论,分享和展示先进的新技术,汇聚和碰撞不同理念。

专题发言讲者风采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蔡谞教授对TKA中截骨与软组织平衡的考量进行了思考。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张洪美教授介绍了髋关节置换术在DDH中的应用,肯定了其确切的临床疗效。
张文明教授就人工关节混合感染诊断与处理进行报告,系统的介绍了多种病原诊断方法。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张国强教授针对如何预防人工关节感染这一临床难题提出新的见解。




病例分享与讨论
北京协和医院冯宾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赵旻暐教授和北京积水潭医院邵宏翊教授,分别带来相关疑难病例。围绕几例具有挑战性的病例,讨论嘉宾展开热烈且深入的讨论,分析病例特点,对治疗方案进行全面探讨,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至此,本次会议圆满落幕。在闭幕总结中,田华教授再次向积极促成本次大会召开的学会领导、各界同仁以及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本次会议以丰富的主题、新颖的理念、全面的内容以及实用的技术,为广大关节外科医师、科研人员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为推动北京乃至全国关节外科的学术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展望未来,期待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和不懈追求下,坚守初心、传承创新,携手共同探寻骨科新未来,共创健康中国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