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室新闻 > 正文

我院全国人大代表刘忠军 全国政协委员陈仲强参加全国两会

发布时间:2020-05-29    点击数:

521日、522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先后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代表、我院脊柱外科研究所所长刘忠军教授,全国政协委员、我院骨科陈仲强教授参会,提交相关议案、提案,认真履行职责,积极议政建言,并就修改献血法扩大公民自愿献血年龄、建立常态化防控机制避免医院内交叉感染等相关问题接受媒体采访。

  我国临床血液供求关系紧张的情况已经存在多年。近年来,由于血源短缺而使外科手术及输血相关治疗不能正常施行的“血荒”现象,仍时有发生。“分析我国临床血液供给与使用的现状,‘血荒’现象成因较多,彻底破解无疑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从调整法规入手进行‘开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血荒’。” 全国人大代表刘忠军教授表示。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这部法律启用20余年来发挥出积极作用。然而,20余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健康状况显著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从1998年约67.7岁增长至2018年约77岁,近几年仍呈进一步增长趋势。人均寿命的变化无疑也使临床治疗用血人群与献血人群比例明显增大,扩大献血年龄势在必行。

  刘忠军认为,参照多年来世界许多国家的经验,扩大献血年龄应当是可行的。欧洲多数国家将65岁作为献血上限年龄,实际上我国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的献血年龄上限都在65岁以上,而美国则未设献血年龄上限。客观上,只要认真落实自愿献血者身体检查的规范程序并严格执行相关化验指标,完全可以保障扩大年龄上限之后的献血安全。

  基于此,刘忠军建议修改献血法,将献血法中自愿献血年龄上限由五十五周岁提高至六十五周岁,以扩充采血来源,使临床用血人群与献血人群的比例得到合理调整。

  陈仲强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目前针对新冠肺炎的特效药物、疫苗仍处于研发之中,要建立一套符合当下、面向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有效防控机制避免医院内交叉感染。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机制之下,需要有更具体的针对新冠感染者个例的防控方案。

   针对大型三级医院运行特点,陈仲强表示,调整医院现有诊疗模式,建立专门针对医院的、安全有效、常态化的疫情防控措施,避免来往人员交叉感染。他建议抓住三个重点:一是降低患者密集度,二是严格落实内部防控措施,三是对高危险区域,如急诊室,要进一步做好规划。

  陈仲强认为,可以发挥互联网优势,继续沿用并推广互联网医疗、线上问诊等模式,有效控制就诊人数,减少陪同看诊、往来探病的人员数量,从而降低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几率,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医疗与互联网的结合,促进互联网医院的发展。陈仲强还表示,“除了预约诊疗外,预检分诊制度也是一种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非常有效的防控措施。”

  在急诊室规范管理方面,陈仲强认为,医院急诊室因空间有限,难以有效隔离患者,容易发生交叉感染,是疫情防控的高风险区域。他建议对医院内的局部进行合理调整,减少患者在急诊室的滞留时间,迅速将患者分流到各个科室中,从而降低交叉感染几率。

   【央视音影】同心谋发展 书写新篇章 人大代表: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CGTN】On the Record: Epidemic report, blood donation, poverty eradication  

   【北京日报】陈仲强委员:完善医院疫情防控常态化模式

   【国际在线】全国政协委员陈仲强:疫情防控常态化可以继续推广互联网医疗


分享

地址: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邮编:100191

联系电话:010-82266699     E-mail:bysy@bjmu.edu.cn

Copyright © 202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京ICP备05082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