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室风采 > 正文

走近北京市杰青梁晓龙:跨学科应用的研究者、从零到一的实验室带头人、后来人的传道授业者

发布时间:2022-11-27    点击数:

在北医三院超声医学与分子影像研究室,刚刚荣获北京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梁晓龙研究员仍忙碌在科研一线,致力于将基础研究中的新材料应用于临床诊断与治疗。自7年前加入北医三院超声科以来,梁晓龙初心不改,厚积薄发,作为超声医学与分子影像研究室创建者、领导者,在学术研究上稳步发展,取得累累硕果。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化学能做什么?”这是梁晓龙本科读书时期,常常思考的问题,“本科读书时,那几年诺贝尔化学奖,都是生物相关的,生物大分子鉴定、细胞膜水通道、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21世纪真的是生物的时代”,2005年,本科毕业的梁晓龙,面对人生中的重要选择,留校做辅导员还是继续读研深造,科研梦让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硕士期间的方向是有机化学,有机合成的奇妙让我陶醉,但同时我也在思考,新合成的产物是不是还有更多地用途,有没有可能解决问题,尤其是生物问题。”3年后硕士毕业的梁晓龙选择哈尔滨工业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这次的专业是生物医学工程,选择一条可以应用的道路。“攻读博士期间,我的导师戴志飞教授给了我很多指导,帮我打开了化学应用的新大门,应用于临床可以解决患者的很多实际问题”。新的方向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必须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时间不够用,他就夜里偷偷跑到实验室做实验。学术上的磨练与积累让他在2011年就在领域权威期刊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学术论文并于2012年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毕业。随后梁晓龙先后在北京大学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进行博士后工作,在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交叉科学重点实验室任副研究员。“无论是在未名湖畔、博雅塔下,还是在中科院研究所,这段时间的工作非常愉快,但因为研究的是分子影像、纳米医学、诊疗一体化材料,总觉得还是距离临床、病人太远,不能直接的了解临床需求,有一种闭门造车的感觉”。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梁晓龙加入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超声医学科,开始了新的征程。

白手起家,筚路蓝缕

初入北医三院,梁晓龙着手组建“超声医学与分子影像研究室”,“当时真的是白手起家,从实验室规划设计到设备仪器购买、安装,每一项都需要亲力亲为,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医院、行政处室、超声科室领导的大力支持,崔立刚主任、王淑敏主任多次到实验室现场办公,帮助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实验室落地后,梁晓龙继续他的科研理想和学术使命,继续聚焦于分子影像、纳米医学、诊疗一体化材料的研究,同时更多地贴近临床,努力解决临床中的实际问题。

在与科室老师的交流中,梁晓龙了解到了现有超声微泡造影剂存在种种问题,而且超声设备国产化后,也需要更贴合设备特点的造影剂来完善诊断效果。在团队百折不挠、焚膏继晷的团结协作下,在尝试了不同材料、不同配比对排列组合后,终于研制出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声微泡造影剂,掌握了超声造影剂向临床应用转化的关键技术。和进口造影剂相比,其团队研制的超声微泡造影剂不但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而且成像的时间更长,稳定性更佳,这对于临床降本增效、国产自主等方面有着超乎寻常的意义。除此以外,新的平台提供了更广阔的合作机会,梁晓龙经常活跃于各个临床科室,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开展多学科合作,实验室先后与普外科、放射科、药剂科、运动医学等科室开展合作。“交叉学科是发展趋势,更多的交流可以获得更多灵感,很多课题都在这种学术交流中产生的”,梁晓龙如是说。

压电效应是超声探头工作的原理,在一次交流中,梁晓龙发现具有压电效应的钛酸钡可以在超声照射下改变电荷,应用于肿瘤治疗。随后根据这一思路设计了实验,将钛酸钡纳米粒子递送至肿瘤,通过超声触发,一方面可以电解水局部产生氧气,从而改善肿瘤乏氧,另一方面可以产生活性氧可于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最终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ACS Nano上,这一研究成果开创了压电效应进行乏氧肿瘤治疗的新方法。“好的创新点需要不断深挖,新的材料可以应用于更多领域”,梁晓龙随后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将其应用于免疫治疗领域,最终以超声压电效应增效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获得2022年北京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获得北京市杰青资助,对我来说没有太多改变,每天早上醒来,都会感觉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在鞭策我,让我努力前行。如果说有什么改变,或许就是感觉到更大的压力,或者说是一种更重的责任”。梁晓龙基本上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科研中去,每天都是来得最早走得最晚,就是在节假日他也依然坚持在实验室工作。

良师益友,严谨务实

情怀、务实、严谨、乐群,这些都是梁晓龙的学生对他的评价。对于如何做好一名导师,梁晓龙也有自己的理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传道是第一位的,传道,就是为人之道,人格的培养要更重于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激发对所研究领域的兴趣,建立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信念,为他们培养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科研要有情怀,要解决临床问题,不能一味地追逐所谓的研究热点”,梁晓龙时常告诫自己的学生。

梁晓龙非常喜欢引导+建议的模式,他认为这可以帮助学生开阔思维视野。当有学生来找他讨论课题时,他会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兴趣,想要解决什么临床问题,而他则更多地扮演好引导者,并适时从专业的角度,提出自己的建议。“如果是我,我会这样做,你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这是梁晓龙常用的启发学生的模式。

梁晓龙时常叮嘱自己的学生,“严谨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基本的素质,细节决定成败,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他的学生回忆到,自己的一个合成实验总是失败,在寻求帮助时,梁老师告诉他“如果是我,我会在实验前认真清洗烧瓶和纯化溶剂”,实验就这么成功了,一次投料偏差的化学合成,可能导致终产物的完全不同,甚至发生安全事故。科研无小事,注重每一个实验细节,实验才可能会成功。

走近北京市杰青梁晓龙:跨学科应用的研究者、从零到一的实验室带头人、后来人的传道授业者

梁晓龙非常看重合作,作为导师,鼓励学生合作,鼓励与其他实验室、临床科室合作。在合作中,培养了学生沟通的能力,各取所长,互通有无,有利于学生更快地进步。他也非常重视与学生的交流,每周六都有固定的组会,也会不定期的邀请其他专业或实验室的老师进行交流。除了固定的学术交流,休息时间梁晓龙老师也会学生一起吃饭,交流各种话题。他的学生们回忆到,当时经常和梁老师一起去食堂吃饭,路上也会经常交流一些学术和非学术内容,有人的课题就是路上确定的,有人的鞋子是梁老师推荐网上买的,我现在这个工作也是梁老师帮忙引荐的。

“要关爱学生,要把学生培养成才,科学研究是没有止境的,有了他们,我们才能后继有人!”话语中充满着一种学者的温度与坚毅。

梁晓龙结束采访后又匆忙回到实验室的操作台前,继续自己的科研工作,并不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这一刻他兼具了科学的魅力、开拓的风采和人格的光辉。

分享

地址: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邮编:100191

联系电话:010-82266699

Copyright © 202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京ICP备05082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