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编者按: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社会和政府普遍关注而又多年未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今年卫生部医院管理年和北京市创建人民满意医院都把解决该问题作为一项基本任务。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降低医疗费用,尽可能地为政府分忧解难,使老百姓受益,成为公立医院必须面对的问题和应尽的职责。院领导多次在院周会上鼓励和动员 科室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努力降低医疗费用、改善服务态度、处处方便病人。日前,一封患者来信向我们介绍了胸外科闫天生 主任通过技术改进等多项方法在保证基本医疗的前提下降低病人费用,使偏远山区患食道癌、贲门癌患者只花一万元左右就做了大手术并顺利出院。通过这篇文章希 望能抛砖引玉,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想方设法降低费用,为解决老百姓看病贵做些实事。
一封来自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农民在感谢信中写道:家乡患食道癌病人较多,这种病在当地医院往往花几万元治疗效果也不好,北医三院胸外科闫天生主任只花一万元 左右就把他父亲的病治好了。他们那里还有很多经闫主任治疗过的病人回去后几年来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劳动。据了解,治疗食道癌在北京的大医院一般都需三四 万,但我院胸外科闫天生主任只需一万元左右就能治好食道癌,且治疗效果非常好,术后患者不仅生存率高、生存时间长,还能参加生产劳动,难道闫主任有什么秘 方吗?近日,笔者带着疑问采访了闫主任。
“给病人治病,应该用最少的钱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这是做医生的本分,也是医德和技术的具体体现。”闫天生主任笑着回答我的提问。
博士毕业于中国医科院肿瘤学院胸外科、从事胸部肿瘤外科工作近20年的闫主任深深知道来自老区的农民看病特别不容易,本来就穷,又无医疗保障,小病还可扛 一扛,大病就得东挪西借,农民往往因病返贫。因而,每当遇到低收入患者来看病,就想方设法降低费用。闫主任降低治疗费用,不是以牺牲医院利益达到的,为了 保证科室的正常收入,他通过多方面、全方位改进胸外科传统的手术方法,提高手术技能。闫主任认为:“通过技术改进能为更多低收入患者排忧解难”。
闫主任说:“额外的治疗花费能不用就不用,这就在技术上对大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医德上要有更强的责任心和爱心。”
为了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闫天生主任在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临床路径都做了很多项技术改进。如术前不做无谓检查,只做必要检查。病人如带来外院检查结果,不再重新做。术中改进和简化繁杂手术操作。麻醉中请求尽量不为病人做动脉测压、中心静脉导管等,不用双腔气管插管麻醉而用单腔管。熟练、快捷、安全的手术操作,动作准 确且轻柔,术中出血少,很少输血和输血浆,也减少术后的监护时间。手术中多使用手工操作或国产器械。按照胸部肿瘤手术原则和要求,按组、站规范系统地对病 灶周围淋巴结进行彻底清扫,术后病人不再进行化疗,所以术后生活质量高、生存时间长。术后12小时后就给肠内营养,很少给静脉高营养。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明显减少并发症。只给病人用低价抗生素,如青霉素等。
就这样闫天生主任和胸外科的医护人员从点点滴滴中为每位低收入患者节约费用。他们这种时时处处为病人着想的做法,受到病人的高度赞扬。被病人称赞为“我们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