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健康科普

复发性流产

发布时间:2010-10-19    点击数:

复发性流产

1、定义为连续三次发生在妊娠不足20周的自然流产1。发生率较低,可预测的复发性流产发生率为0.4%,有过复发性流产的夫妇其发生风险为1%。总体来说,约有15%的临床明确妊娠会发生流产。于孕早期发生复发性流产的夫妇往往心情低落,并希望能找到原因以避免再次发生。目前,流产明确的病因或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仍较少,其中有些认为其治愈率可达50%以上,这种结论可信性有限。

2、病因及治疗:对于某个患者来说可能有不只一个病因,大多数夫妇希望了解流产是从什麽时候开始的。只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可以引起复发性流产。

1)解剖原因:

  • 子宫后倾作为引起复发性流产的病因,目前的研究还不明确。

  • 宫腔粘连及粘膜下纤维化:多不易引起不孕症,但若胚胎着床于内膜纤维化处易于孕早期发生流产,手术治疗后仍有引起宫腔粘连的可能。

  • 宫颈功能不全是导致中孕期流产的一个因素,患者会出现典型的胎膜早破及无痛性宫口扩张的临床表现,宫颈环扎术可有效地降低早产的发生,但对胎儿的存活率的升高无显著性意义。

  • 先天性子宫畸形:往往是由于穆勒氏管融合异常引起,临床较少见,文献报道发生率为0.1~3%,单角子宫或双角子宫的患者多会发生着床异常,手术治疗是保留正常宫腔最好的方法。

2)感染:许多病原体都可以引起流产的发生,严重的感染可以导致发热,例如疟疾,就可以引起流产。TORCH所包括的病原体(弓形虫、风疹、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目前认为与流产的发生关系不大;细菌性阴道病与流产的关系现仍在研究中。

3)遗传因素:大部分流产发生是由染色体异常引起,同样这也是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因此对夫妻双方染色体的检查是很重要的。在发生复发性流产的夫妇中,有3~5%存在染色体的异常,其中最常见的为染色体平衡易位,约占60%,罗伯逊易位约占30%,这些夫妇应进行更进一步的遗传学检查。

4)激素原因:雌激素和孕激素在维持早期妊娠时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其缺少从未明确,而且妊娠开始后应用外源性孕激素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并未降低习惯性流产的发生。在辅助生育技术中,雌、孕激素作为人工周期的一部分,在妊娠一开始就应用。

5)免疫原因:阻止胎儿从母体排斥的机制尚不明确,这可能是由于母体免疫抑制或不能产生免疫应答。发生习惯性流产的妇女HLA抗原的比例高于她们的伴侣,因此无法产生上述机制,从而导致胎儿排斥,目前这个理论已被质疑。同样,输注丈夫淋巴细胞的前瞻性资料最初也是令人鼓舞的,然而未被证实。免疫病理学研究发现复发性流产妇女子宫内膜活检时找到自然杀伤细胞,使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

6)自身免疫因素:血栓性疾病被认为是复发性流产的重要因素。研究已由最初的复发性流产和抗磷脂抗体、狼疮抗凝血因子、抗心磷脂抗体的关系扩展到活化蛋白C抵抗、抗凝因子III和因子XII缺乏。目前认为习惯性流产和机体自身产生的抗凝剂蛋白C和蛋白S水平低有关。

致使妊娠丢失和其它妊娠疾病的主要机制很可能是子宫胎盘微循环障碍。

  • 低剂量阿斯匹林、肝素和激素(氢化波尼松/地塞米松)联合或单药已经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血栓性疾病和相关的习惯性流产。环孢菌素有抑制骨髓干细胞的作用,可用于骨髓移植病人。有学者建议早期妊娠使用环孢菌素(至孕10周),研究结果尚未公布。

  • 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可明显引起母亲和胎儿发病,而且似乎并未提高婴儿安全出生率。

  • 治疗可选择低剂量阿斯匹林单药(75mg/天)或加用低剂量肝素(5000IU皮下注射q12h)。

7)原因不明:有相当人属于这一组,需要解释、鼓励和安慰。再次妊娠的成功率是不错的-约75%。不要根据经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病史、体征和检查有助于可能的病因。

3、检查:夫妻双方核型分析、盆腔B超、月经第2天检测血激素、抗磷脂抗体、活化蛋白C抵抗、抗凝因子III、蛋白C和蛋白S。

分享

地址: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邮编:100191

联系电话:010-82266699     E-mail:bysy@bjmu.edu.cn

Copyright © 202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京ICP备05082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