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健康科普

胖瘦对女性生育力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3-15    点击数:

体重过轻、超重及肥胖女性无排卵性不孕的风险增加。这样,不仅不利于受孕,还会增加婴儿在出生后第一年患呼吸道疾病或腹泻的概率,并在孕后易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糖尿病。

女性身体脂肪含量在生殖健康中起重要作用,体重或体内脂肪量适当是维持正常卵巢功能的必要条件。医学上通常以身高(cm)减去105,即得出平均标准体重(kg),实际体重与平均标准体重相差正负10%范围以内都视为正常。另外一种方法是以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即体重(kg)/身高2(m2)表示,对于中国人群,BMI=18.5~23.9 kg/m2时视为正常;偏胖是指BMI=24.0~27.9kg/ m2;肥胖是指BMI≥28 kg/m2。女性腰围≥80 cm,或腰臀比>0.85提示向心性肥胖。

WHO标准

亚洲标准

中国标准

相关疾病发病危险性

偏瘦

<18 .5

低(但其他疾病危险性增加)

正常

18.5~24.9

18.5~22.9

18.5~23.9

平均水平

超重

≥25

≥23

≥24

偏胖

25.0~29.9

23~24.9

24~27.9

增加

肥胖

30.0~34.9

25~29.9

≥28

中度增加

重度肥胖

35.0~39.9

≥30

明显增加

极重度肥胖

≥40.0

非常明显地增加

30%~47%超重或肥胖的女性存在月经异常,并且程度与BMI增长相平行,尤其在儿童时期和青春期肥胖的患者更易合并月经异常。超重或肥胖的女性不孕率明显升高,有研究显示在BMI>29 kg/m2的女性,BMI每升高1 kg/m2,自然妊娠能力下降4%。在排卵功能障碍原发不孕者中12%是由于体重异常引起的内分泌紊乱造成的。体内脂肪过多,脂肪细胞中的芳香化酶活性就会高于正常水平,将体内雄激素转变为雌激素的量较正常体重者成倍增加;肥胖妇女雌激素的代谢途径也与正常妇女不同,雌二醇主要不是转化为没有生物活性的雌酮,而是转化为有生物活性的雌三醇,同时脂肪组织中的雄激素向雌激素的转化增加,这两种来源的雌激素没有卵泡分泌的雌激素那样的周期性变化,因此不能诱发正常促性腺激素的峰值变化,排卵便停止或稀发,从而造成不孕。

另外一个重要的内分泌改变是肥胖者基础胰岛素水平增加,身体脂肪的增加改变了机体胰岛素的分泌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并在细胞水平减少了脂肪、肝和肌肉等组织的胰岛素受体数量,造成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又可以导致高雄激素血症,过多的游离雄激素又可抑制卵泡发育,引起闭经及不育。

肥胖对助孕治疗结局也有负面影响。肥胖患者促排卵药物的应用时间、剂量和周期取消率都明显升高,获卵数明显降低。即使成功妊娠,肥胖患者仍然有较高的妊娠丢失率。有研究显示超重患者流产率为体重正常者的1.29倍,而肥胖患者为体重正常者的2.19倍。肥胖患者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风险也明显升高,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剖宫产率等。

还有研究发现肥胖患者出生缺陷率也有升高,可能的原因为代谢异常(高血糖、高胰岛素水平、营养不良、偏食等)干扰胚胎发育。另外还有研究认为“胚胎源性成年疾病”也可能增加。目前肥胖已被视为一种“慢性疾病”。数据显示2002年美国肥胖率为31%~49%,我国人群2011年统计肥胖比例为33.4%,其中青年女性占肥胖人群的43%左右。引起肥胖的原因很多,如遗传因素、肾上腺皮质疾病、卵巢疾病、脑病、糖尿病等。

最常见的肥胖类型是单纯性肥胖,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密切相关。长期摄入食物所产生的热量超过机体活动所消耗的需要,剩余的热量就会转化为脂肪贮存在体内,因此适当的饮食控制和运动对保持正常的生育功能十分重要,70%的肥胖患者通过调节饮食及运动达到适当的体重可以自然受孕。

体重过低对IVF-ET结局影响的研究不多。一项研究发现,偏瘦的女性体重每增加10千克,怀孕概率就会相应提升10%。体重过低的女性,可以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和富含脂肪食物的摄取,如肉类、蛋类及大豆制品,但切忌不要因为要增加体重而盲目吃补品或大量吃一些零食,这对妊娠期胎儿的发育是没有好处的,并且给身上增加一些没用的脂肪,对产后恢复带来影响。

分享

地址: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邮编:100191

联系电话:010-82266699     E-mail:bysy@bjmu.edu.cn

Copyright © 202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京ICP备05082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