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从2007年的北京大学精品课程,到2008年北京市精品课程,再到如今的国家精品课程,神经病学这门课可以说是一直在稳步前进,那么促使这门课一直向前的特色与动力是什么?
“神经病学这门课的成长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他并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整个神经科的功劳。重视教学是我们整个科室的特色。” “医学院的学习与其他专业有所不同,学生们在上基础课之前经常不知道今天上课的老师是谁,这样就不便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我们改变了教学策略,在上课之前就召集学生与将要上课的老师见面,尽快使学生熟悉老师,提前交流,遇到问题再根据同学们的要求进行调整。这样的改变不仅可以促进师生交流,也对教育的持续发展很有帮助。”在教学过程中,神经病学这门课最重视的是调动学生的主观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老师经常会用一些有趣的故事和典型的病例带领学生进入这门学科的大门。
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法是这门课程最大的特色。在传统的医学教育中,背,是一个基础并且必须的教学方式,但也是这种方式使得很多学生对医学的学习失去了兴趣,并且难以了解真正的临床情况。在神经病学这门课中引进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邀请有经验的教学职工做模拟病人,通过语言诉说以及病状“表演”等活灵活现的方式现场向学生传达病状信息,然后让学生以“医生”身份向“病人”了解情况为主导,老师结束点评为辅助,提高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兴趣。直观的面对病状,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病例的记忆和理解。
除此之外,神经病学这门课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比如,游戏与课程相结合,师生面对面交流及时获取学生意见调整教学等等,正是所有的这些努力一步步地推动了了这门课程的不断前进与完善,形成了神经病学独有的教学特色。
樊老师说,很多时候课程结束了,就有学生专门找到老师了解情况,并且当时就表达意愿将来要向神经病学的研究方向发展。通过教学激发出学生对于课程的浓厚兴趣,并且愿意终身从事与之相关的职业,对一名老师来说,没有比这更有成就感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