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工作 > 检查室

电生理检查中心简介

发布时间:2020-05-22    点击数:

神经内科电生理检查室成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员由老专家郑菊阳、张月珍、竺洁萍老师;中青年骨干医生张朔、王娟、黄润州、蔡笑组成。

科室目前配备仪器先进,包括5台肌电图诱发电位仪、1台运动诱发电位仪、1台热痛觉诱发电位仪、1台CPM---温度感觉分析仪、1台温度感觉测定系统、2台脑电图仪、2台经颅多普勒仪。

检测项目包括常规检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瞬目反射(BR)、皮肤交感反应(SSR)、重复频率刺激(RNS)、神经电图(NCV)、F波、H反射、针极肌电图(EMG);患者来自医院多个科室——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运动医学科、康复科、职业病科、皮科、儿科、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肿瘤科、耳鼻喉科、成形科、呼吸科等。诊断具有国内、国际领先水平,为临床提供了大量准确的客观数据。

能够对神经科及骨科、运动医学科、康复科等科室常规疾病----包括:周围神经病(面瘫、单神经病:腕管、肘管、桡神经麻痹、后骨间综合症、腓神经麻痹、肩袖综合征、四边孔综合征等)、肌肉病(遗传性肌肉病、多发性肌炎等等)、神经肌肉接头病等进行准确操作、正确报告,为临床提供满意精准的客观数据;同时对疑难病例(前角细胞病变与颈椎病、各种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等的鉴别)的诊断准确率达到90%以上。

每年完成肌电图诱发电位患者3600多例,脑电图患者1920多例,经颅多普勒患者8000多例。

除了常规检查技术,在神经科主任樊东升教授潜心研究、检查室郑菊阳老师、张朔老师精心测试的新技术、日趋成熟的新项目,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这些新技术包括:

1.定量感觉障碍测定(Quantitative sensory test,QST):通过对皮肤的温度觉(冷觉、热觉、冷痛觉、热痛觉)、和振动觉的测量 ,来推断神经纤维的功能。通过温度觉测试检查细神经纤维 ( A δ、C 类) 的功能 ,通过振动觉测试检查 A β类神经纤维的功能。临床应用: 诊断小纤维神经病;早期预报糖尿病以预防足溃疡的可能;判定疗效;为神经传导速度正常的感觉障碍提供客观指征;区分功能性及器质性感觉障碍;对以疼痛麻木为主诉的病人提供神经是否损害的客观指征;对深感觉障碍提供客观测量指标缺陷。

2.三叉神经-颈反射(trigemino-cervical reflex,TCR ):又称三叉神经-胸锁乳突肌反射,刺激三叉神经眶下支后,于轻度收缩的胸锁乳突肌上记录到的一个短潜伏期反射,包括一个双侧的正/负波,它与一个短时限的运动单位抑制相对应。临床应用:延髓损伤病人的TCR潜伏期、波幅均有异常;MS病人至少一处TCR异常,最常见的异常是双侧反射的超常非对称性;而幕上损伤,TCR正常;由此可见,TCR有助于下位脑干疾病的诊断。

3.接触性热痛觉诱发电位(contact heat evoked potential, CHEPs):痛觉诱发电位的一种,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可记录痛觉的客观反应,允许选择性的识别、刺激Aδ纤维,c纤维。临床应用:早期评价小纤维病变 复杂的疼痛研究,慢性疼痛病人病情变化的指标疼痛灵敏度的神经学指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腕管综合症;卒中;脊髓病;运动神经元病的鉴别诊断。

4.改良法多点运动运动单位估数(MUNE):是一种定量测定支配某一骨骼肌或肌群的有功能的下运动神经元数目的电生理技术,目前主要用于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的病情随访、平山病手术评估及药物疗效观察。

5.震颤分析:采用震颤分析软件,首先对震颤时间序列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以1-30Hz范围内震颤波谱所记录的总强度为震颤强度,以震颤波谱的峰值频率为震颤的优势频率,其中震颤波谱的波峰应该是显著的,否则意味着没有节律性的震颤活动,系统会自动予以去除,部分病例可能存在1个以上的波峰,此时最大的波峰所处的频率被作为为震颤的优势频率。

6.三重磁刺激技术:三重(冲)刺激技术是一种新的临床神经电生理技术,它采用两个连续的对冲, 连接了从运动中枢到外周的全程传导,抑制了传统的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 MEP) 的去同步化等缺点, 使波形稳定,便于分析,对锥体束早期病变更敏感。

7.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 VEMPs):又称前庭诱发电位,是一种由短促的气导声音、骨导振动或电刺激脉冲所诱发,应用表面电极在头面部肌肉记录到的短潜伏期肌源性反应动作电位[1]。可分为多种类型,本文只研究其中三种类型:一种胸锁乳突肌记录(VEMPs----Cervical VEMPs,c-VEMPs);第二种咬肌记录(VEMPs---Masseter VEMPs,m-VEMPs);第三种上斜肌记录(VEMPs---- superior oblique VEMPs,o-VEMPs);它们分别是指用高强度声刺激一侧球囊并在收缩的胸锁乳突肌、咬肌、上斜肌上记录的肌源性电位的一种客观无创的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通过建立此种检测技术,研究人前庭丘脑通路的完整性,探讨前庭系统及其与神经科相关疾病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这些新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电生理检查室每年都有30多名进修医、八年制学生、基地轮转医生,来我科进行电生理的学习,包括肌电图、诱发电位、经颅多普勒的仪器操作、报告书写、临床诊断、科研课题等,为国内其他兄弟医院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电生理人才。

从2004年起,肌电图室每年参加并组织北京大学全国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学习班,目前已十五届。学习班集中了北京大学临床电生理学领域雄厚的师资力量,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共同参与授课。内容不仅涉及肌电图及临床神经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结合近年来此领域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发展,与广大学员共同交流学习。课程安排依托荣获2009年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北京大学神经病学”“病例导入式”教学模式,就肌电图、神经传导测定、诱发电位等电生理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在骨科、手外科、神经外科等相关疾病的术中监护与应用,进行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的理论讲解、疑难病例讨论、典型疾病示范以及规范化操作演示观摩等多种形式的授课;此学习班荣获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017年,应全国各地广大神经科医生要求,我科又举办了北京大学全国运动神经元病诊治技术新进展学习班,学习班集中了北京大学神经病学诊治领域雄厚的师资力量,并邀请国内著名运动神经元病(MND)专家共同授课。内容不仅涉及MND的基础知识、重要的诊断方法和技术、治疗措施,并结合近年来此领域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发展,与广大学员共同交流学习。课程安排依托荣获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北京大学神经病学”“病例导入式”教学模式,就基础研究、临床电生理技术、认知筛查等在MND的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以及MND相关的营养支持、呼吸管理、精神心理支持及康复等,进行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的理论讲解、疑难病例讨论、典型疾病示范以及规范化操作演示观摩等多种形式的授课,均为国内大型电生理学习班,反响热烈,为推动国内电生理事业起到了重大作用。

除了在国内同道中进行各种检测方法、检测新技术、诊治新进展的经验交流外,还与海峡两岸、国外优秀的电生理专家进行学术讨论。

肌电图检测在临床神经肌肉病的疑难病例诊断、上、下运动神经元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上技术日趋成熟,如在脊髓型颈椎病与运动神经元病的鉴别诊断上,有自己独到的检测方法,如胸锁乳突肌、腹直肌的肌电图检测,已被国际ALS的诊断标准采纳, 是临床上重要的辅助检查之一,目前骨科已把脊髓型颈椎病的肌电图检查列为术前常规。另外进行了众多的科研课题, 近年来的完成了包括TCR的临床研究、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在咀嚼肌记录、在上运动神经元改变等临床研究、运动神经元病的MUNE的临床研究、TSA的正常值及临床研究、三重磁刺激对上运动神经元的诊断、震颤分析在临床上的应用、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s)对上运动神经元的诊断价值、与神经外科合作完成了Chiari畸形的神经电生理术前、术后的对比,与运动医学合作完成了小白鼠缺血再灌注的电生理检测、与骨科合作的平山病手术前后的MUNE评估等。

参与完成了多项科研项目,参与的基金项目包括:1.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2001AA217161-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40049,30700906,30700239,30672203);3.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082099) ;4.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产学研合作项目(SJW07-17-0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81100895);6.国家“863”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01AA217161);7.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金资助项目(985-2-004-113)等。

获奖包括:1.中国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教育部),题目:肌萎缩侧索硬化/运动神经元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2.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肌萎缩侧索硬化/运动神经元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3.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肌萎缩侧索硬化/运动神经元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我科电生理技术在国内属领先水平,这些年来更是迅猛发展,所获得的成绩归功于领导的前瞻性指导,同仁们的刻苦钻研及活跃在神经科的具有聪明才智的博士生、硕士生及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共同打造古老而年轻的神经科电生理检查室,它就像一支奇葩在静静地绽放,相信随着我们的不断进取,在前进道路上的不断追求,电生理事业会蒸蒸日上。

分享

地址: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邮编:100191

联系电话:010-82266699     E-mail:bysy@bjmu.edu.cn

Copyright © 202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京ICP备05082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