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间充质干细胞作为肿瘤药物载体并对肿瘤进行靶向治疗

发布时间:2013-12-19    点击数:

近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时玉舫研究组报道了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及机制,为临床上治疗肿瘤提供了重要参考。研究论文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Oncogene》。

MSCs作为干细胞的一种,在机体大部分组织中广泛存在,并且较易获得。除了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外,MSCs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以及向损伤部位迁移的特性。

由于肿瘤被认为是“永不愈合的创伤”,因此MSCs成为实施肿瘤靶向治疗的理想载体。一型干扰素(Interferon-a, IFNa )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抗肿瘤药物,由于半衰期较短,它在治疗肿瘤时的应用剂量往往较高,给病人带来严重副作用。

博士研究生徐春亮等成功构建了能高效、持续分泌功能性IFNa的MSCs(MSC-IFNa),并利用该细胞进行黑色素瘤治疗。研究表明,MSC-IFNa可以在体内肿瘤部位存活超过两周,并且MSC-IFNa可以极为有效地抑制B16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促进黑色素瘤细胞凋亡,其抗肿瘤机制与NK细胞和CD8+T细胞相关。值得注意的是,MSC-IFNa产生的IFNa尽管远低于临床应用剂量,但其治疗效果却明显优于高剂量IFNa的治疗效果。该研究表明,MSCs是一个理想的肿瘤靶向治疗及药物缓释载体,为临床上治疗肿瘤提供了重要参考。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上海市科委的资助。

时玉舫

男,汉族,1960年10月11日出生;1988年至1992年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获免疫学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5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免疫学系从事博士后;1995年至2001年在美国红十字协会Holland医学生物研究所、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并被聘为终身副教授;2001年至2008年在美国新泽西医科大学-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医学院从事研究工作,并被聘为终身教授(加一个University Professor title)。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所长,免疫与成体干细胞课题组组长。

主要从事不同T细胞群体的AICD的过程、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免疫抑制和肿瘤免疫学等研究。近3年来承担的科研项目主要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重大新药创制”项目“优化干细胞治疗及抑制移植免疫排斥的新策略(No. 2009ZX09503-024)”、国家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组织干细胞的干性维持、分化控制和免疫调节研究(No. 2010CB95600)”、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癌症重大科学问题及防治新策略的研究(No. KSCX1-YW-22)”。

原文摘要:

Interferon-α-secreting mesenchymal stem cells exert potent antitumor effect in vivo

C Xu, L Lin, G Cao, Q Chen, P Shou, Y Huang, Y Han, Y Wang and Y Shi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are a kind of adult stem cells that can be isolated easily from bone marrow, adipose tissue, umbilical cord and many other tissues. MSCs have been shown to specifically migrate to inflammatory sites, including tumors, and hold great promise as tumor-specific vectors to deliver antitumor agents. Interferon-α (IFNα) has been used in clinic to treat various types of tumors; however, because of its short half-life, significant therapeutic effects require high doses that often results in serious side effects. Here, we tested whether MSCs continuingly secreting IFNα can exert a persistent antitumor effect and eliminate the side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high clinical doses of recombinant IFNα. We found that even a small number of IFNα-secreting MSCs could potently halt B16 tumor growth in vivo. The antitumor activity of IFNα-secreting MSCs was largely abolished in immunodeficient mice, an effect largely attributed to natural killer cells and CD8+ T cells. Therefore, IFNα-secreting MSCs provide an innovative strategy for tumor therapy.

分享

地址: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邮编:100191
联系电话:010-82266699  E-mail:bysy@bjmu.edu.cn

Copyright © 202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京ICP备05082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