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下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首都国际机场院区综合内科例行开展科查房工作,本次查房的医师组为内分泌医师组,查房的病历是由急诊提供的运行病历。患者田女士今年40岁,被确诊为甲亢危象、粒细胞缺乏,入院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8℃,伴咽痛、乏力,就诊于外院,查血显示白细胞0.37*10?/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予以抗感染治疗,患者症状并没有明显好转。发病4天后就诊于机场院区急诊,就诊时并无发热症状,经严格的“四清一查”后收入病房。入院后患者持续高热,最高温度达40℃,随着各项检查的完善,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相关辅助检查,考虑患者粒细胞缺乏诊断明确,不排除甲亢危象的可能。急诊病房积极请综合内科内分泌医师组会诊,两科在诊断和治疗上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随着治疗的调整,患者于入院第5天体温逐渐下降,入院第6天体温降至正常,同时伴随血白细胞及粒细胞逐渐上升,看着对患者重要的两条治疗效果评估指标呈现美丽的弧线,医生们的脸庞才逐渐展露笑意,厚厚的口罩后面嘴角轻轻上扬,患者安全了。
针对此病历讨论环节机场院区副院长、北医三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高洪伟,机场院区综合内科主任、内科主任医师王崇禹,北医三院急诊科主任、急诊科主任医师马青变、急诊科主治医师怀伟,肾内科副主任医师毕书红及消化科副主任医师陆京京参与了病例讨论并就本专业涉及到的内容积极发言。高洪伟副院长首先对甲亢危象的诊断做了解读,并对关于口服抗甲状腺药物导致可能出现的粒细胞缺乏及相关治疗进行说明。马青变主任针对甲亢危象在急诊的常规治疗及前沿治疗上和大家进行分享和深入探讨,包括为缓解高代谢症状的亚低温治疗在甲亢危象患者中的应用和具体工作模式等。
此次科查房为综合内科医生们带来全新的教学查房体验,从中不仅重新温习甲亢危象、粒细胞缺乏的诊疗过程,同时强化了对危重症患者的诊疗思维。随着北医三院各个学科的不断加入,机场院区的诊疗实力逐步提升,院区患者就诊数量增多,诊治疑难疾病的能力也大幅提升,这为多学科发展协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机场院区综合内科也将一如既往地在患者收治、教学教研上稳步前行,同时加强多学科合作,为患者提供安全保障、为院区发展提供坚实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