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室新闻 > 正文

颅椎医生成功为患者手术 患女感激无数心愿待完成

发布时间:2007-01-25    点击数:

二零零五年九月二日 我院骨科收入一例严重‘齿突不连 、寰枢关节不稳’的患者,名叫管莹,女 ,年仅15岁,家在黑龙江一偏远山村,与残疾的母亲、年迈的外婆相依为命。八年前管莹曾是一个活泼的小姑娘,也有儿时的梦想,却因在游戏时被伙伴意外撞伤使她躺在病榻上达八年之久。

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原本就拮据的家雪上加霜,为了治病妈妈四处借钱,到处求医。在当地医院管莹接受了“枕颌牵引”治疗,三个月后也只是能拖着腿走动,并因为没有更好的后续治疗方案而出院。

即使躺在病床上管莹心里仍有一个愿望就是上学识字,不能进学校就坚持自学,年迈的老校长被管莹的毅力感动,义务为她补习功课,凭着坚韧的毅力管莹已经把小学的课本读完了。可老天并没被感动,她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只能坐,生活不能自理,经常出现的尿失禁,呼吸不畅症状,已严重威胁着她的生命。当地的医生告诉她们,北京有治疗寰枢椎疾病的好医院,怀着一线希望,母女决定再苦再难也要来北京找专家治病。

八年间整个家一贫如洗,母亲愁呀!最后还是老校长帮助四处奔走募捐,当地的电台、学校的师生、邻里和村民得知管莹的情况后纷纷解囊相济,邻家的小伙伴掏出平常舍不得花的零用钱塞给管莹,进京的路费就是这样募捐筹来的。

靠着大家的帮助母女来到三院,王超主任医师得知病人的情况后安排管莹在第一时间住院,亲自为她查体,仔细研究病例,确定手术方案。管莹患病时间长达八年,脊髓压迫严重,致使寰枢椎发育畸形、神经功能亦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了呼吸困难症状。十五岁的女孩仅相当八岁儿童的发育,手术要承担高度风险。

王超主任医师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医术,为管莹实施了“颈1、2后路钉板固定植骨融合”手术。要用金属钉板固定不稳定的第一、第二颈椎,并植入自身的碎骨以加固颈椎稳定,手术非常成功。术后,主任每日多次入病房观察病情变化。考虑到她的家庭情况,王超主任医师不收点名费义务为管莹实施手术,并且动员医疗器械公司人员捐赠内固定材料给管莹。术后转到监护病房后,ICU的医护人员了解到病人的情况后,主动为管莹适当减免监护费用,护士集体捐钱为管莹买午饭。一个月后转入骨科颅椎组病房,护士们每天尽心地为她擦身、换药,鼓励她战胜疾病,让管莹在本院得到更好的治疗。

目前管莹进入了恢复阶段,手和脚都恢复了知觉,能够活动并作简单的翻阅、持握动作,还能坐着轮椅出去散步了。她喜欢看书学习,病友们送的漫画书和文笔盒令她爱不释手,护士送的布娃娃放在床头。见到管莹她就高兴的告诉我们:“等病好了,我先要去谢谢医生 ,再去看看天安门、爬长城、还要去上学上大学,还要…”。母亲激动地说“谢谢大家的帮助,谢谢医生,是三院的医护人员给了这孩子第二次生命”。

一粒种子需要雨露才能发芽,一棵小树需要爱护才能茁壮成长,一位有困难的人需要大家的帮助,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管莹和母亲感谢三院医生和护士的无私奉献,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们。我们也衷心祝福小管莹早日康复,去完成未完的心愿。

骨科秘书组

2005-11-1

分享

地址: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邮编:100191

联系电话:010-82266699     E-mail:bysy@bjmu.edu.cn

Copyright © 202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京ICP备05082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