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30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应用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技术,成功治疗一位右股骨近端骨样骨瘤患者。
患者男性,年龄33岁。病史10个月,表现为右下肢局部疼痛,无明显活动受限,夜间痛明显,口服依托考昔片(一种非甾体抗炎药)症状可缓解,无神经功能损害。术前CT、MR显示右侧股骨大转子部皮质及皮质下见骨质破坏,内见瘤巢,病变直径为1.3cm,术前影像考虑为骨样骨瘤(图1-3),并再次经骨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证实为骨样骨瘤。
图1-3.患者术前CT、MR图像,影像学检查考虑骨样骨瘤
由北医三院放射科田帅医师为患者完成手术。患者心电监测后取仰卧位,CT扫描确定最佳穿刺层面。常规消毒铺巾,局部浸润麻醉。采用一次性射频消融电极针逐层穿刺入骨样骨瘤瘤巢中心,将伞状射频电极张开,使其完全覆盖瘤巢,并经CT扫描确认后,开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逐渐加温至87℃,恒温后持续消融4min(图4-5)。
图4-5.患者术中确认射频电极针到位图像、医生为患者实施射频消融手术中图像
顺利完成射频消融手术,术中无明显穿刺并发症发生,手术用时分别为30min,术中患者体位舒适性和耐受性较好,手术过程顺利,观察患者消融初期有可耐受疼痛感,中后期无明显疼痛感。术后患者无任何不适主诉,24h内疼痛感完全消失,活动不受限,神经功能显示良好,随即出院。患者在不服用任何非甾体抗炎药物的情况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5分,术后下降至0分(即无明显痛感)。
文献报道对RFA技术局部治疗骨样骨瘤和手术切除方式对比,两者术后疗效及远期复发率相当。RFA更微创安全,患者耐受性更好,同时住院周期缩短,术后恢复更快。RFA技术可以大大降低开放手术的费用。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骨样骨瘤有其独特的优势,临床应用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