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月,根据卫生部刘谦副部长的指示,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王斌处长及北京市卫生局、海淀区卫生局有关领导到院区就北医三院如何作好党校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行协调。中央党校赵晓光局长、车继先主任、刘志刚副主任,北医三院陈仲强院长、宋纯理院长助理及院区班子成员参加了协调会。与会者对党校老同志的医疗保健需求、家庭病床、巡诊、社区医生的招聘等项工作进行了研究。
二、从3月起,院区在普通门诊医生中实行《工作量绩效考核办法》,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门诊量与上一年相比增加了20%,
三、为进一步作好老同志的医疗保健工作,3月下旬院区有关领导和党校离退休干部管理局召开联席会,三院神经内科和院区决定在党校社区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分层次预防”的课题研究,11月中旬《卒中管理项目》正式挂牌。经过半年多的工作,已筛选了80余名高危老人做为严密观察对象,其中22名极高危病人得到及时随诊,3人得到及时住院治疗。
北区门诊坚持开放,全年共诊疗患者7000余人次。
2010年院区继续做好老同志的上门巡诊服务工作,负责巡诊的专职医生克服困难,坚持为近50名老同志进行巡诊,全年上门巡诊500余人次,受到老同志的欢迎。
四、从4月起,院区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隔断墙体维修工作,将所有损坏的轻钢龙骨墙面全部拆除,换上平整的石膏板墙面。维修期间全体医护人员不辞辛苦调整病房,尽量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五、5月中旬院区召开趣味运动会,以科室召开运动会这在北医三院是头一家。院工会常务副主席刘幸芬、党校后勤服务部副主任刘志刚和院区职工参加了跳绳、绑腿跑、夹沙包、夹乒乓球等项比赛,活跃了大家的业余生活。在10月三院召开的全院运动会上,院区继2009年再次荣获“风采奖”。
六、7月在党校后勤服务部的主持下,院区与培训部、进修部就进一步做好学员的医疗保健工作进行了研究,提出分层次作好服务,并于秋季新学期开始恢复省部班医务室,12月又为省部班学员提供医疗咨询和健康讲座服务。
七、9月—11月,在三院统一部署下,院区领导进行了部分调整,肖卫忠常务副院长任院区院长。
八、为扩大院区在周边的影响,上半年院区在国际关系学院、安全部、北京体育大学进行了三次义诊,下半年又在院区进行了两次义诊。尤其是十一月下旬在院区的大型义诊,共有心血管、内分泌、呼吸、消化内科、神经内科、风湿免疫科、普外科、骨科、眼科、耳鼻喉、皮肤等科的专家参加,著名心血管专家毛节明教授还举办了“冬季疾病防治”讲座,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
在院财务处协助下,院区还承担了农大附中400名新疆班学生的常见病诊疗任务。
九、结合院区既要按三级医院管理,又要为党校学工人员服务体现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院区设立了综合内科病房,经过几年的摸索,提出了综合内科发展和青年医师培养的模式。
十、十月下旬,三院有关院领导专门听取了院区工作汇报,就如何增加门诊专家和专科次数、综合内科的建制和医生的培养、院区的医疗质量与安全、拍摄介绍院区的宣传片、搞好学员高端服务、继续探索符合院区特色的社区服务以及慢病管理平台的建立等项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十一、十一月初,三院骨科专家门诊正式在院区开诊,开诊第一天患者就络绎不绝。
十二、尽管维修影响了院区两个月的工作,但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全年门急诊量(含北区门诊量)达7.7949万人次(较上年61600增加26.54%),其中2010年12月门急诊人次为8537人次,全年出院人数达2508人次(较上年增加28.48%),各项工作量均达到院区成立以来最好水平。此外各项社区服务工作也均保质保量完成。
十三、2011-2015年院区发展五年规划已经院领导批准。规划中再次明确院区定位是三院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有一定社区功能的院外机构。要按北医三院发展的总体规划,并结合院区特点在医疗、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