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介绍 > 正文

杨邵敏

  • 专业职称:主任医师、副教授
  • 擅长:软组织疾病病理:小圆细胞肉瘤(Ewing肉瘤/PNET、Ewing样肉瘤)、梭形细胞肿瘤、多形性肉瘤、脂肪瘤/肉瘤、外周神经肿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横纹肌肉瘤、结节性筋膜炎,等; 骨关节疾病病理:滑膜炎、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弥漫性腱鞘巨细胞肿瘤、骨的纤维结构不良、各种原发性和转移性骨肿瘤,等。
职称 主任医师、副教授 擅长 软组织疾病病理:小圆细胞肉瘤(Ewing肉瘤/PNET、Ewing样肉瘤)、梭形细胞肿瘤、多形性肉瘤、脂肪瘤/肉瘤、外周神经肿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横纹肌肉瘤、结节性筋膜炎,等; 骨关节疾病病理:滑膜炎、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弥漫性腱鞘巨细胞肿瘤、骨的纤维结构不良、各种原发性和转移性骨肿瘤,等。

个人介绍

科研工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留学回国启动基金。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文章及国内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主持课题

1.北京大学临床+X项目:骨的孤立性浆细胞瘤预后评估新指标的探索及临床应用初探;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G对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3.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R通过调节上皮-间叶转型对结直肠癌转移起抑制作用。

4.教育部留学归国启动基金:4.1G功能失调与睾丸生精功能障碍研究;

学术兼职

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会员

北京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腹膜后疾病专业委员会(学组)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腹膜后与盆底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软组织肿瘤分会委员

获奖情况

1.田新霞、听夏、刘翠苓、贺慧颖、杨邵敏。《病理学》在线教学案例被评为2020年北京大学在线教学优秀案例。

2.2014年度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优秀结题(二等奖), 数据化三维人体标本建设及在形态教学中的应用,杨邵敏,石献忠。(2017年1月)

3.廖松林主编,杨邵敏副主编。《现代诊断病理学手册》,荣获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2015年度优秀教材建设一等奖(2016年1月)

4.田新霞,宫恩聪,郑杰,邵宏权,杨邵敏。《建设国际化、现代化、科学化的病理学课程体系》获2012年度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年度医学部教育教学成果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5.2012年度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

6.2010年度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

7.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演示竞赛三等奖(2009年)

8.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夜大学教学优秀教师

著作与译著

论文

1.OLIG2 Immunolabeling of Mesenchymal Chondrosarcoma: Report of 14 Cases. J Neuropathol Exp Neurol. 2020;79(9):959-965.

2.Intraosseous schwannoma of the mobile spine: a report of twenty cases. Eur Spine J. 2018 ; 27(12): 3092-3104.

3.USP6基因重排检测在动脉瘤样骨囊肿病理诊断中应用的初步探讨。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8,18(2),151-155。

4.脊柱弥漫型腱鞘巨细胞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诊断病理学杂志,2016,23(3):161-168. 5。

5.精索双相型滑膜肉瘤1例。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3(5)。

6.Mediastinal fetal rhabdomyoma in nevoid basal cell carcinoma syndrome: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Virchows Arch. 2011;459:235-238.

7.Lack of protein 4.1G causes altered expression and localization of cell adhesion molecule Nectin-like 4 in testis and can cause male infertility. Mol Cell Biol. 2011; 31(11): 2276-2286.

8.LyGDI is a Promising Biomarker for Ovarian Canc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ical Cancer. 2010; 20(3):316-322.

9.Protein 4.1R links E-cadherin/β-catenin complex to the cytoskeleton through its direct interaction with β-catenin and modulates adherens junction integrity.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2009 (1788):1458-1465.

10.P57KIP2 表达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对葡萄胎的辅助诊断价值。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38(9):580-584.

11.HTERT转录调控区克隆及在人癌细胞的转录特异性分析。肿瘤,2002(22):470-474.

12.人端粒酶hTERT抗体制备、鉴定及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中华病理学杂志,2002(31):50-54。

13.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hTERT):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Hybridoma 2001;20(4):249-255.

著作与译著

(1)薛利芳主编,罗成华 杨邵敏主审。《腹膜后肿瘤疑难病例解析》,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20年1月。

(2)吴立玲主编,杨邵敏参编。《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年

(3)田新霞主编,杨邵敏参编。《病理学实习指南》第2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7年。

(4)回云中主译,杨邵敏参译。《斯滕伯格诊断外科病理学》第6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7年。

(5)廖松林主编,杨邵敏副主编。《现代诊断病理学手册》,第2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5年1月第1次印刷。

(6)刘忠军、刘晓光、姜亮主编。《北医三院脊柱肿瘤病例讨论集萃》,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6.

(7)陈仲强、刘忠军、党耕町主编,杨邵敏参编。《脊柱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8)李凤鸣、赵光喜、廖松林主编,杨邵敏参编。《眼科病理学彩色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9)郑杰主译,杨邵敏参译。《Rosai&Ackerman外科病理学》第10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4年。

(10)吴秉铨、谢志刚主译,杨邵敏参译。《病理解剖—指南和图谱》第2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年。

(11)杨邵敏主译,《WHO软组织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分类》,诊断病理学杂志社, 2005年。

(12)张建民,黄受方主编,杨邵敏参编。《女性生殖道病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

(13)杨邵敏参译,《2002年WHO乳腺及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分类》,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主要译者之一。

(14)回允中主译,杨邵敏参译。《Rosai&Ackerman外科病理学》第9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年。

(15)回允中主译,杨邵敏参译。《妇产科诊断病理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年。



地址: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邮编:100191

联系电话:010-82266699     E-mail:bysy@bjmu.edu.cn

Copyright © 202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京ICP备05082115号-2